大亚湾、岭澳核电站一回路辐射源项调查及控制技术的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核电站辐射源项的简介 | 第10-13页 |
·源项研究的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源项控制的国外状况 | 第14-16页 |
·源项控制的国内状况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辐射源项的调查 | 第19-31页 |
·辐射源项调查范围、方式及设备 | 第19-20页 |
·一回路系统设备的材料 | 第20-22页 |
·一回路相关系统辐射源项调查结果 | 第22-27页 |
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的辐射源项 | 第23-24页 |
·余热排出系统中的核素沉积 | 第24-25页 |
·化容控制系统中的核素沉积 | 第25-26页 |
·其它辅助系统 | 第26-27页 |
·各辐射核素主要影响范围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~(60)Co 的主要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~(58)Co 的主要影响 | 第28页 |
·~(110)mAg 的主要影响 | 第28-30页 |
·其它核素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辐射源项控制的研究及应用 | 第31-53页 |
·辐射源项的源头控制 | 第31-34页 |
·减少材料中的钴含量 | 第31-32页 |
·含Ag 材料的应用控制 | 第32-34页 |
·腐蚀活化产物沉积与迁移控制 | 第34-40页 |
·设备表面的预处理 | 第34-35页 |
·减小一回路过滤器孔径 | 第35-36页 |
·净化标准的提高对剂量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·净化流量的运行优化 | 第38页 |
·机组启动阶段中的腐蚀产物的控制 | 第38-40页 |
·一回路的水化学控制 | 第40-45页 |
·P H 的值控制及影响 | 第40-43页 |
·H_2的控制 | 第43页 |
·停堆过程的氧化 | 第43-45页 |
·腐蚀活化产物去除 | 第45-48页 |
·设备去污 | 第45-46页 |
·阀门检修研磨物的控制 | 第46-47页 |
·动力排水装置的应用 | 第47页 |
·水下吸尘及其它 | 第47-48页 |
·源项控制相关的改造 | 第48-50页 |
·R CV 下泄改造 | 第48页 |
·净化系统除盐床树脂的换型 | 第48-49页 |
·其它改造 | 第49-50页 |
·源项控制的相关新技术 | 第50-52页 |
·锌注入技术 | 第50-51页 |
·燃料组件的超声波净化技术 | 第51-52页 |
·大亚湾核电站的应用预期 | 第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6页 |
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·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