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 | 第13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·剪接变异体的来源 | 第13页 |
·白细胞介素 7 的简介 | 第13-15页 |
·白细胞介素 7 与肿瘤的关系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白细胞介素- 7( IL- 7) 及其剪接变异体基因的克隆 | 第18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8-21页 |
·癌细胞 | 第18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18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8页 |
·引物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4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21页 |
·HepG2 和 HT29 总 RNA 的提取和鉴定 | 第21-22页 |
·反转录合成 HepG2 与 HT29 单链 cDNA | 第22页 |
·IL-7 及剪接变异体的获取 | 第22-2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4-27页 |
·肝癌细胞株 HepG2 和结肠癌细胞株 HT29 RNA 的电泳和紫外鉴定结果 | 第24-25页 |
·IL- 7mRNA 的 RT- PCR 电泳结果 | 第25页 |
·肝癌细胞株 HepG2 和结肠癌细胞株 HT29 IL- 7 基因 cDNA 序列测定结果 | 第25-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构建 IL-7 及在开放阅读框架内剪接变异体的表达重组质粒 | 第28-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28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8页 |
·引物 | 第28页 |
·主要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| 第28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IL-7 及其在开放阅读框架内的剪接变异体的 TA 克隆 | 第28-30页 |
·IL-7 及其在开放阅读框架内的剪接变异体的亚克隆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IL-7 及其在开放阅读框架内的剪接变异体的亚克隆 | 第31-32页 |
·IL-7 及其在开放阅读框架内的剪接变异体的亚克隆 | 第32页 |
·讨论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IL-7 剪接变异体重组质粒的原核表达和鉴定 | 第34-4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4-37页 |
·菌株 | 第34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4页 |
·主要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| 第34-37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BL2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重组表达质粒的转化 | 第37页 |
·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 | 第37-39页 |
·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讨论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IL-7 及其剪接变异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42-51页 |
·IL-7 及其剪接变异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42页 |
·IL-7 及其剪接变异体蛋白理化性质的分析 | 第42页 |
·预测 IL-7 及其剪接变异体的二级结构 | 第42页 |
·分析 IL-7 及其剪接变异体氨基酸的疏水性 | 第42页 |
·预测 IL-7 及其剪接变异体的三级结构 | 第42页 |
·结果 | 第42-49页 |
·分析理化性质 | 第42-44页 |
·二级结构的预测 | 第44-46页 |
·分析氨基酸的疏水性 | 第46-48页 |
·三级结构的预测 | 第48-49页 |
·讨论 | 第49-51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6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