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

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金纳米层微结构光纤传感器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PCF 技术第11-16页
     ·PCF 的简介及发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·PCF 的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PCF 的制备第14-15页
     ·PCF 的应用第15-16页
   ·SPR 传感技术第16-19页
     ·SPR 的简介及发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SPR 传感器的优点及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-20页
第2章 PCF-SPR 传感的基本理论方法第20-32页
   ·电磁波在 PCF 中传输的波动理论及有限元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电磁波在 PCF 中传输的波动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·光激发 PCF-SPR 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及检测方法第22-29页
     ·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及其特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·PCF-SPR 传感器的共振传感原理第24-29页
     ·PCF-SPR 传感器的传感检测方法第29页
   ·PCF 空气孔液体填充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3章 基于两种偏振模式的 PCF-SPR 生物传感器第32-40页
   ·PCF 的结构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·特性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·模式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·传感特性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·调节参数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金属层厚度对传感性能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·空气填充比对传感性能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 检测高折射率液体的自校准 PCF-SPR 传感器第40-52页
   ·PCF-SPR 的结构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·共振耦合与传感特性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  ·分析物折射率为 1.46 时的耦合特性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分析物折射率在 1.46-1.485 范围内传感器的传感特性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分析物折射率在 1.485-1.50 范围内传感器的传感特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分析物折射率在 1.50-1.52 范围内传感器的传感特性第46-48页
   ·调节等离子体激发第48-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结论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作者简介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亚地区毛主义研究
下一篇:钪铒共掺铌酸锂晶体结构及上转换发光特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