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德建设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官德建设:内涵、功能、意义 | 第9-21页 |
·官德与官德建设 | 第9-15页 |
·官的含义 | 第9-10页 |
·官德的产生与定位 | 第10-13页 |
·官德的特征 | 第13页 |
·官德建设的内涵 | 第13-15页 |
·官德建设的功能 | 第15-17页 |
·引领价值导向 | 第15页 |
·调节政治关系 | 第15-16页 |
·主导形象塑造 | 第16页 |
·有效约束权力 | 第16-17页 |
·官德建设的意义 | 第17-21页 |
·有利于夯实党风建设 | 第17-18页 |
·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| 第18页 |
·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| 第18-19页 |
·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官德缺失:现象、根源、影响 | 第21-40页 |
·基层官员道德缺失现象 | 第21-26页 |
·从发展来讲,三种错误思想值得关注 | 第21-22页 |
·在群众的眼中,四种不良作风危害较大 | 第22-23页 |
·对照道德准则,“三化”倾向需要警惕 | 第23-24页 |
·对官员的要求上,“四种人”不能当 | 第24-26页 |
·全国范围官德缺失现象 | 第26-30页 |
·权力寻租现象日渐多发 | 第26-27页 |
·买官要官情况有所增多 | 第27-28页 |
·潜规则屡见不鲜 | 第28页 |
·特权意识和行为未能有效控制 | 第28页 |
·求真务实仍不容易 | 第28页 |
·精神缺钙令人担忧 | 第28-29页 |
·涉黑情形隐患严重 | 第29-30页 |
·官德缺失的根源 | 第30-36页 |
·文化根源 | 第30-31页 |
·道德根源 | 第31-32页 |
·社会根源 | 第32-34页 |
·体制根源 | 第34-36页 |
·官德缺失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·严重影响政治生活 | 第36-37页 |
·危害地方经济发展 | 第37-38页 |
·败坏社会风气 | 第38-40页 |
第3章 传统官德建设:内容、评析、启示 | 第40-51页 |
·传统官德的内容 | 第40-45页 |
·重视官德作用 | 第40-41页 |
·重视以德选官 | 第41页 |
·重视官德教化 | 第41-42页 |
·重视建立官德标准 | 第42-45页 |
·传统官德建设评析 | 第45-48页 |
·传统官德建设的本质 | 第45-46页 |
·传统官德建设的成因 | 第46-47页 |
·传统官德建设的历史局限 | 第47-48页 |
·传统官德建设的启示 | 第48-51页 |
·重品德,也重能力 | 第48-49页 |
·重修身,也重制度 | 第49页 |
·重宣教,也重监督 | 第49-51页 |
第4章 西方官德建设:思想、经验、启示 | 第51-61页 |
·西方古代官德建设的主要思想 | 第51-52页 |
·近代西方官德建设的思想来源 | 第52-53页 |
·性恶论与权力制衡论 | 第52页 |
·人民主权说 | 第52-53页 |
·人民监督理论 | 第53页 |
·言论自由思想 | 第53页 |
·当代西方官德建设的经验 | 第53-59页 |
·主要做法 | 第53-54页 |
·基本特点 | 第54-58页 |
·中西官德比较 | 第58-59页 |
·西方官德建设的启示 | 第59-61页 |
·必须树立公平行政的价值观 | 第59页 |
·必须把官德建设与培养公民意识结合 | 第59-60页 |
·必须把官德建设法律化、制度化 | 第60页 |
·必须建立专门的外部监督结构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共产党人官德建设:思想、特征、要素 | 第61-77页 |
·共产党人官德建设的思想 | 第61-64页 |
·马克思、恩格斯的论述 | 第61页 |
·列宁的论述 | 第61-62页 |
·中共领袖的论述 | 第62-64页 |
·共产党人官德建设的特征 | 第64-69页 |
·坚定的党性 | 第65-66页 |
·广泛的人民性 | 第66页 |
·始终保持先进性 | 第66-67页 |
·开放的系统性 | 第67-68页 |
·鲜明的服务性 | 第68-69页 |
·共产党人官德建设的要素 | 第69-77页 |
·忠诚:官德之本 | 第69-70页 |
·公正:官德之要 | 第70-72页 |
·清廉:官德之基 | 第72-73页 |
·执政为民:官德之核 | 第73-76页 |
·务实:官德之基 | 第76-77页 |
第6章 当前中国官德建设对策:教育、制度、环境 | 第77-102页 |
·始终把官德教育摆在首位 | 第77-88页 |
·切实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 | 第77-86页 |
·把握官德教育的四个环节 | 第86-88页 |
·建立官德自律制度 | 第88-92页 |
·把学习作为个体官德省察和养成的重要途径 | 第89页 |
·把官德的责任认同和良心调控作为关键节点 | 第89-91页 |
·把实践作为个体官德塑造和养成的根本基础 | 第91-92页 |
·完善官德监督制度 | 第92-97页 |
·强化纪检的监督主导功能 | 第93-94页 |
·完善组织人事部门为主体的党政自我监督 | 第94页 |
·加强人大、政协监督 | 第94-95页 |
·扶持以 NGO 为主体的社会监督 | 第95-96页 |
·规范以新闻媒体为主体的舆论监督 | 第96-97页 |
·治理官德建设的环境 | 第97-102页 |
·建立科学的官德考核体系 | 第97-100页 |
·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 | 第100-102页 |
第7章 问题与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7页 |
参考书目 | 第107-11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