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9-13页 |
·主体功能区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·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2 城市综合承载力基本理论 | 第16-20页 |
·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构架 | 第16-18页 |
·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·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 | 第18-20页 |
3 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基本概况 | 第20-24页 |
·重点开发功能区范围 | 第20页 |
·重点开发功能区发展现状 | 第20-24页 |
·区域经济条件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| 第22页 |
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| 第22-24页 |
4 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| 第24-34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4-26页 |
·构建原则 | 第24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4-25页 |
·评价指标的含义 | 第25-26页 |
·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26-27页 |
·指标标准化方法的选择 | 第26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| 第27页 |
·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数理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标准化处理 | 第27-28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·综合评价值的计算与汇总 | 第29-30页 |
·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特征 | 第30-31页 |
·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类型划分 | 第31-34页 |
5 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对策 | 第34-37页 |
·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有利因素 | 第34页 |
·不利因素 | 第34-35页 |
·提升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途径 | 第35-37页 |
·加快经济发展,为土地资源利用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 | 第35页 |
·节约用水,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| 第35页 |
·集约利用土地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| 第35页 |
·提高科学技术,提高防污治污能力,保护生态环境 | 第35页 |
·控制人口数量、提高人口素质,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| 第35-3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37-38页 |
·结论 | 第37页 |
·展望 | 第37-38页 |
·创新 | 第37页 |
·不足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后记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