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--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

耐热氨肽酶产生菌的筛选、酶的特性及基因克隆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目录第5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5页
   ·氨肽酶概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·产氨肽酶微生物的种类第8-9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分类第9-10页
     ·耐热氨肽酶研究概述第10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主要应用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·立题意义第13页
   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5页
第二章 材料与方法第15-22页
   ·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样品第15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15页
     ·菌株第15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15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15-16页
   ·方法第16-22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产生菌的筛选第16页
     ·蛋白含量的测定及酶活定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菌株的鉴定第17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产生菌发酵条件优化第17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分离纯化第17-18页
     ·MALDI-TOF-MS 及肽谱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应用初探第20页
     ·赖氨酸氨肽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第20-22页
第三章 结果与讨论第22-48页
   ·氨肽酶筛选结果第22-23页
   ·产氨肽酶菌株的鉴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菌株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第23页
     ·NJ03 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3-24页
   ·P. aeruginosa NJ-814 的发酵条件优化第24-29页
     ·种龄的确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最佳碳源的确定第25页
     ·最佳氮源的确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微量元素对产酶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·Co2+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转速对产酶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·发酵液起始 pH 对产酶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初步优化后菌株产酶曲线第29页
   ·氨肽酶的分离纯化第29-32页
     ·硫酸铵盐析结果第29-30页
     ·DEAE-Sepharose 离子交换层析第30页
     ·Sephadex G-75 凝胶过滤层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相对分子量及纯度检测第31页
     ·各步纯化结果第31-32页
   ·PMF 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氨肽酶酶学性质研究第33-40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热稳定性第34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最适反应 pH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 pH 稳定性第35页
     ·贮存过程中氨肽酶的酶活变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有机溶剂对氨肽酶酶活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·二价金属离子及酶抑制剂对氨肽酶酶活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·Co~(2+)对氨肽酶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的底物特异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 K_m及 V_(max)的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·氨肽酶应用初探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单独及双酶协同水解大分子蛋白的游离氨基酸比较第40-42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单独和双酶协同水解大分子蛋白的分子量分布比较第42-43页
   ·P. aeruginosa NJ-814 赖氨酸氨肽酶基因的克隆、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  ·P. aeruginosa NJ-814 全基因提取、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3页
     ·DNA 序列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氨肽酶氨基酸序列多重序列比对第44页
     ·P. aeruginosa NJ-814 中编码赖氨酸氨肽酶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·赖氨酸氨肽酶基因的诱导表达第46-48页
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8-50页
 主要结论第48-49页
 展望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-58页
附图第58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酸性脲酶的固定化及酶反应器的初步研究
下一篇:钝齿棒杆菌EMP途径关键酶克隆表达及其对L-精氨酸合成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