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儿童诗教学的功能意义及有利条件 | 第9-17页 |
第一节 儿童诗教学功能意义 | 第9-14页 |
一、发展儿童语言能力 | 第9-10页 |
二、丰富儿童的想象 | 第10-11页 |
三、陶冶儿童高尚情操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| 第11-13页 |
四、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儿童诗教学的必然性 | 第14-15页 |
一、儿童诗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| 第14页 |
二、健全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| 第14-15页 |
三、儿童诗教学满足儿童的多种需求 | 第15页 |
第三节 儿童诗教学的有利条件 | 第15-17页 |
一、传统诗教的成功经验 | 第15-16页 |
二、儿童诗教学适应学龄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| 第16页 |
三、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儿童诗选材与教学误区分析 | 第17-24页 |
第一节 儿童诗选材问题研究 | 第17-19页 |
一、研究力度不够 | 第17-18页 |
二、缺乏趣味性,想象力、幻想力薄弱 | 第18页 |
三、说教意味浓重 | 第18-19页 |
四、内容虚假,不符合生活真实 | 第19页 |
第二节 教学误区研究 | 第19-24页 |
一、知识灌输,理性至上 | 第19-20页 |
二、诗歌的误读 | 第20-21页 |
三、儿童诗教学模式化 | 第21-22页 |
四、封闭式的阅读教学 | 第22-23页 |
五、过度探究的误区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儿童诗教学原则和对策 | 第24-33页 |
第一节 儿童诗教学原则 | 第24-25页 |
一、直觉性原则 | 第24页 |
二、情感性原则 | 第24-25页 |
三、非功利性原则 | 第25页 |
第二节 儿童诗教学的先决条件 | 第25-27页 |
一、增加儿童诗的趣味性 | 第26页 |
二、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,唤醒教师儿童品格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以吟诵为中心的教学对策 | 第27-33页 |
一、吟诵中体会诗歌韵律美 | 第27-28页 |
二、诵读中领悟意象美 | 第28-31页 |
三、读中领悟诗歌的情感 | 第31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后记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