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8页
引言第8-9页
一、当下汉字教学的遭遇第9-12页
 (一) 单纯追求汉字的趣味教学,违背汉字的文化性第9-10页
 (二) 盲目扩大识字量,误读了汉字的文化性第10-12页
二、汉字教学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第12-16页
 (一) 以往教学方法的影响第12-14页
  1. 集中识字法第12-13页
  2 . 分散识字法第13-14页
  3 . 部件识字法第14页
  4 .注音识字,提前读写第14页
 (二) 语文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第14-15页
 (三) 教学评价的文化缺失第15-16页
三、汉字文化教育的内涵阐释第16-17页
 (一) 文化的内涵界定第16页
 (二) 汉字文化的内涵阐释第16页
 (三) 汉字文化教育的内涵阐释第16-17页
四、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17-22页
 (一) 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第17-18页
  1. 纠正错别字,提高教学效率第17页
  2. 进行思维训练,提高思维能力水平第17页
  3. 传承文化的需要第17-18页
  4. 能够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,养成学习汉字的良好习惯和自信心,掌握学习汉字的基本方法第18页
 (二) 实施汉字文化教育的可能性第18-22页
  1. 汉字形体构造的特殊价值第18-20页
  2. 新课标的文化取向第20-22页
五、汉字文化教学应遵循的规律第22-31页
 (一) 汉字的认知规律第22-29页
  1. 标识符号第22-27页
  2. 类化符号第27-28页
  3.区别符号第28-29页
 (二)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第29-31页
  1.小学生注意的基本特征第29页
  2.小学生记忆的基本特征第29-30页
  3.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第30-31页
六、汉字文化教育的教学示例第31-35页
 (一)第一学段(1~2 年级)第31-32页
 (二)第二学段(3~4 年级)第32-33页
 (三)第三学段(5~6 年级)第33-35页
结语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7页
后记第37页

论文共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改革对策研究
下一篇: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