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港口布局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铁矿石港口布局概述 | 第15-23页 |
·港口与港口群 | 第15-16页 |
·港口布局概述 | 第16-19页 |
·港口布局规划的概念与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港口布局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铁矿石港口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19-23页 |
·港口自然环境条件及铁矿石船型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·腹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| 第20-21页 |
·集疏运条件 | 第21-22页 |
·钢铁产业对铁矿石需求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政策环境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我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7页 |
·我国铁矿石港口布局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现有港口布局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现有港口资源整合现状 | 第24页 |
·我国铁矿石港口布局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7页 |
·接卸铁矿石港口总体分布不均衡 | 第24-25页 |
·大型铁矿石专用码头分布不均 | 第25页 |
·港口间建设缺乏协调性,经济腹地重叠 | 第25页 |
·腹地钢铁产业布局相对集中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我国港口布局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聚类分析 | 第27-39页 |
·港口布局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理 | 第27-29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| 第27-28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28-29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29-34页 |
·模糊聚类分析概述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模型应用 | 第34-39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4-35页 |
·模糊聚类模型在环渤海区域港口布局的应用 | 第35-39页 |
第5章 优化我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布局的对策研究 | 第39-46页 |
·优化港口群总体规划 | 第39-41页 |
·统筹港口布局规划 | 第39-40页 |
·优化港口群网络布局 | 第40-41页 |
·明确钢铁产业布局思路 | 第41-42页 |
·调整内陆钢铁产业布局 | 第41页 |
·推动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 | 第41-42页 |
·提升铁矿石接卸港口竞争力 | 第42-44页 |
·加大铁矿石港口投资建设 | 第42-43页 |
·增强码头通过能力 | 第43-44页 |
·加速矿石码头现代化建设 | 第44页 |
·完善港口集疏运能力 | 第44页 |
·协调港口布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港口间合作协调,推进一体化管理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