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4页 |
| (一) 问题缘起 | 第8-9页 |
| (二) 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| 1.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| 2.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| (三)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(四) 研究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 文献法 | 第13页 |
| 2. 观察法 | 第13页 |
| 3. 调查法 | 第13页 |
| 4. 案例分析法 | 第13-14页 |
| 一、 教育惩罚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7页 |
| (一) 教育惩罚 | 第14页 |
| 1. 惩罚 | 第14页 |
| 2. 教育惩罚 | 第14页 |
| (二) 教育惩罚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4-17页 |
| 1. 教育惩罚与社会惩罚的差异 | 第14-15页 |
| 2. 教育惩罚与体罚、变相体罚的差异 | 第15-16页 |
| 3. 教育惩罚与心理惩罚的差异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 目前小学教育惩罚的现状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| 第17-26页 |
| (一) 目前小学教育惩罚的现状调查 | 第17-21页 |
| 1. 调查的目的、意义及对象 | 第17页 |
| 2. 调查的手段与方法 | 第17页 |
| 3. 数据的分析与结果 | 第17-21页 |
| (二) 小学教育中惩罚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3页 |
| 1. 谈“罚”色变 | 第21-22页 |
| 2. 惩罚教育使用不当 | 第22页 |
| 3. 认识上的偏颇 | 第22-23页 |
| (三) 小学教育中惩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| 第23-26页 |
| 1. 社会舆论对惩罚观念的误解与淡化 | 第23页 |
| 2. 夸大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 | 第23-24页 |
| 3. 教育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| 第24页 |
| 4. 独生子女家庭的现实影响 | 第24-26页 |
| 三、 小学教育中合理运用教育惩罚的指导性策略 | 第26-32页 |
| (一) 社会方面应采取的指导性策略 | 第26-27页 |
| 1. 呼吁健全教育惩罚政策法规 | 第26页 |
| 2. 倡导理性的社会舆论监督 | 第26-27页 |
| (二) 家长方面应采取的指导性策略 | 第27-28页 |
| 1. 实施家校共管的协作机制 | 第27页 |
| 2. 家长树立正确对待合理惩罚的意识 | 第27页 |
| 3. 家长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| 第27-28页 |
| (三) 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指导性策略 | 第28页 |
| 1. 建立有效的管理策略 | 第28页 |
| 2. 及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思想沟通 | 第28页 |
| (四) 教师方面应采取的指导性策略 | 第28-32页 |
| 1. 倡导和谐、平等的师生关系 | 第28-29页 |
| 2. 积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| 第29-30页 |
| 3. 科学合理的提高运用惩罚的技巧 | 第30-32页 |
| 结束语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| 致谢 | 第35-3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36-37页 |
| 附录 | 第37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