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的调查研究--以潍坊滨海中学为例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相关概念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选项教学 | 第11-12页 |
·教学组织形式 | 第12-13页 |
·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体育教学教学组织形式研究 | 第14-15页 |
3 研究对象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文献资料法 | 第15页 |
·访谈法 | 第15-16页 |
·问卷调查法 | 第16-17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29页 |
·“走班制”教学概念及目标地位 | 第17-18页 |
·“走班制”教学概念 | 第17页 |
·“走班制”教学目标地位 | 第17-18页 |
·滨海区高中选项教学“走班制”教学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终身体育思想 | 第19页 |
·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“选课走班制”教学的基本流程 | 第21-23页 |
·“选课走班制”流程 | 第21-22页 |
·具体操作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潍坊滨海中学体育与健康“走班制”教学设计 | 第23-26页 |
·课程内容安排 | 第23页 |
·选修模块的设计(以田径必修模块为例) | 第23-25页 |
·“走班制”教学的实施 | 第25-26页 |
·“走班制”教学的管理 | 第26页 |
·“走班制”教学教学效果评估 | 第26-29页 |
·学生评价实行学分制 | 第26-27页 |
·评价的主要内容(附件表 6) | 第27-28页 |
·评价的基本方法 | 第28-29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29-31页 |
·结论 | 第29页 |
·建议 | 第29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附录 | 第33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