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概述 | 第12-17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分类、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12-15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液压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20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2 悬臂式掘进机虚拟样机的建模 | 第22-32页 |
·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 Pro/Engineer 的悬臂式掘进机三维实体建模 | 第23-27页 |
·基于 ADAMS 悬臂式掘进机刚体模型的建立 | 第27-29页 |
·刚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及虚拟样机分析软件 ADAMS 简介 | 第27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刚性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27-29页 |
·模态中性文件的创建 | 第29-31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| 第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机构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创建 | 第32-47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液压系统及 AMESim 软件概述 | 第32-34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液压系统概述 | 第32-33页 |
·AMESim 软件概述 | 第33-34页 |
·柱塞式变量泵控制原理 | 第34-38页 |
·负载敏感控制阀控制原理 | 第34-35页 |
·恒功率控制阀控制原理 | 第35-37页 |
·压力切断控制阀控制原理 | 第37-38页 |
·基于 AMESim 的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6页 |
·柱塞式变量泵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特性验证 | 第38-45页 |
·回转机构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创建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机构机液联合仿真 | 第47-60页 |
·机液联合仿真的基本要求 | 第47-48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机构机液联合仿真 | 第48-53页 |
·创建输入状态变量 | 第48-49页 |
·创建输出状态变量 | 第49-50页 |
·定义接口模型 | 第50页 |
·修改驱动方式 | 第50-51页 |
·建立 ADAMS 输出系统模型 | 第51页 |
·机液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1-53页 |
·机液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3-59页 |
·机械系统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液压系统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5 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机构液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60-84页 |
·数学模型概述 | 第60页 |
·液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60-82页 |
·滑阀的受力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变量泵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62-73页 |
·调速阀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73-77页 |
·比例阀控回转液压缸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77-82页 |
·回转机构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82-83页 |
·其他环节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82-83页 |
·回转机构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总体模型的建立 | 第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6 悬臂式掘进机位置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| 第84-92页 |
·Simulink 仿真软件包简介 | 第84页 |
·悬臂式掘进机回转机构位置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| 第84-91页 |
·比例放大器增益的确定 | 第84-86页 |
·回转机构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| 第86-88页 |
·模拟 PID 控制仿真分析 | 第88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92-94页 |
·全文研究总结 | 第92-93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8-10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00-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