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1 引言 | 第7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·电子银行的概念 | 第7-8页 |
·电子银行的功能 | 第8页 |
·电子银行的特点和优势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动因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| 第10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0-11页 |
2 国外电子银行的发展与经验 | 第11-17页 |
·国外电子银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网上银行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全球电子银行发展趋势 | 第14-15页 |
·美国富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案例 | 第15-17页 |
·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及运作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富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成功之处 | 第16-17页 |
3 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电子银行业的现状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产品建设持续升级,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| 第19页 |
·客户体验成为网银服务新的发力点 | 第19页 |
·电子商务产品丰富 | 第19-20页 |
·海外网银服务推广范围不断扩大 | 第20页 |
4 电子银行业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| 第20-32页 |
·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| 第20-23页 |
·认知体验方面需加强分层引导 | 第21页 |
·开通体验方面需继续优化流程 | 第21页 |
·功能体验方面需要多角度优化 | 第21-22页 |
·操作体验方面需要人性化关怀 | 第22页 |
·支持体验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| 第22-23页 |
·需加强用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 | 第23页 |
·系统安全运行风险增高 | 第23-27页 |
·钓鱼网站令人防不胜防 | 第23-25页 |
·超级网银暴露授权风险 | 第25-26页 |
·网银欺诈交易频繁发生 | 第26页 |
·客户信息泄露危险增大 | 第26页 |
·系统性能问题成为瓶颈 | 第26-27页 |
·新技术对电子银行的冲击 | 第27-29页 |
·新技术的兴起 | 第27-28页 |
·对新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| 第28页 |
·新技术使用机制不完善 | 第28-29页 |
·业务创新能力需加强 | 第29-31页 |
·传统电子业务已同质化 | 第29-30页 |
·第三方支付加剧金融脱媒 | 第30页 |
·转变观念促进业务创新 | 第30-31页 |
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1-32页 |
·缺乏优质引进政策 | 第31页 |
·培训体制不完善 | 第31-32页 |
·人才流失危机 | 第32页 |
5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| 第32-46页 |
·整体业务创新发展策略 | 第32-37页 |
·创新信息技术,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| 第32-33页 |
·创新营销手段,寻求政策与体制突破 | 第33-34页 |
·丰富产品创新,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| 第34-36页 |
·启用先进安全技术,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 | 第36-37页 |
·创建荣誉与人才培养体系 | 第37页 |
·用户体验提升策略 | 第37-40页 |
·用户体验提升案例及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改善用户体验的积极作用 | 第39-40页 |
·网上支付发展策略 | 第40-41页 |
·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业务创新,打造“网上商城”平台 | 第41页 |
·创建智慧银行的策略 | 第41-43页 |
·智慧银行的主要任务 | 第42页 |
·具体策略与主要手段 | 第42-43页 |
·超级网银的发展策略 | 第43-46页 |
·超级网银的难点 | 第43-44页 |
·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| 第44页 |
·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步伐 | 第44-45页 |
·抢占市场先机加大营销力度 | 第45页 |
·提高网上支付风险控制水平 | 第45-46页 |
6 结论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