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5页
第1章 绪论第15-2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文献评述第20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章节的安排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章节安排第21-2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3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2章 相关理论概述第25-33页
   ·产业竞争力理论介绍及其发展第25-28页
     ·产业及产业竞争力的界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船舶产业及其竞争力概念的界定第27-28页
   ·产业竞争力分析范式第28-31页
     ·WEF 和 IMD 的过程理论分析范式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钻石模型理论范式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因果分析范式第30页
     ·产业竞争力的其他分析范式第30-31页
   ·产业竞争力研究方法介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竞争结果方面的研究第31页
     ·竞争原因和结果相结合的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标杆比较的方法第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 我国船舶产业竞争现状分析第33-41页
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发展状况第33-35页
  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发展回顾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发展现状第34-35页
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现状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·竞争优势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·竞争劣势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竞争机遇第38页
     ·竞争面临的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4章 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框架第41-50页
   ·船舶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与度量因素的界定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船舶产业影响因素和度量因素的定义第41页
     ·船舶产业影响因素的确定依据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船舶产业度量因素的确定依据第43-44页
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产业规模第44页
     ·产业环境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技术能力第45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船用配套第46页
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度量因素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市场占有率第46页
     ·获利能力第46-47页
   ·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一种新的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框架第47页
  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指标体系第47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5章 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结构模型研究第50-63页
   ·PLS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 ·结构方程模型概述第50-51页
     ·PLS 结构方程的建模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的比较及适应性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·基于 PLS 结构方程的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的构建第56-62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基于 PLS 结构方程的竞争力形成机理结构模型的设计第57-60页
  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6章 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动态模型研究第63-80页
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动态模型研究第63-66页
  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动态模型研究的内涵界定第63页
     ·船舶产业竞争力动态发展的四层次理论模型第63-6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模型的选择——元胞自动机第66-71页
     ·元胞自动机概述第66-6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适用性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在本章的运用思路第70-71页
   ·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数学模型设计第71-74页
     ·基本假设第71页
     ·模型设计第71-74页
   ·模拟与分析第74-79页
  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不同层次发展模拟及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  ·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综合动态模拟及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第7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第7章 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第80-86页
   ·重视产业规模的形成和结构优化的提升第81-82页
   ·以自主创新为中心以提升造船核心技术第82-83页
   ·强化产业政策支持以优化船舶产业环境第83页
   ·发展先进船舶配套业以提升船舶产业配套能力第83-84页
   ·科学合理布局重视基础设施的配置第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6页
第8章 结论与展望第86-89页
   ·结论第86页
   ·展望第86-8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7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-95页
致谢第95-96页
详细摘要第96-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ERM-IF的船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研究
下一篇:面向多学科优化过程的柴油机本体模型建模与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