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路径与目的 | 第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| ·研究问题及主要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结构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0页 |
| ·创业的内涵 | 第12-14页 |
| ·创业能力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| ·创业理论综述 | 第15-20页 |
| ·创业者八大学派 | 第15-16页 |
| ·Timmons 模型回顾 | 第16-18页 |
| ·国内外创业者能力要素研究成果 | 第18-20页 |
| 第三章 创业机理与创业者的必备能力 | 第20-32页 |
| ·创业动机机理与动机意识 | 第20-22页 |
| ·创业动机的激发机制 | 第20-21页 |
| ·创业动机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创业机会机理与机会识别力 | 第22-25页 |
| ·创业机会理论研究 | 第22-23页 |
| ·创业机会识别过程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 | 第24-25页 |
| ·创业技能机理与创业技能 | 第25-27页 |
| ·创业技能的形成原理 | 第25-26页 |
| ·创业技能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·创业成功机理与创业能力要素 | 第27-30页 |
| ·成功创业的条件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创业能力要素研究 | 第29-30页 |
| ·创业能力的维度划分 | 第30-32页 |
|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32-41页 |
| ·实证研究结构 | 第32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2-33页 |
| ·样本和数据收集 | 第33-34页 |
| ·问卷设计过程 | 第33-34页 |
| ·问卷内容设计 | 第34页 |
| ·问卷发放与回收 | 第34页 |
| ·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 | 第34-41页 |
| ·分量表的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结果 | 第34-39页 |
| ·总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总量表的效度检验结果 | 第40-41页 |
|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| 第41-51页 |
| ·大学生创业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上的差异情况 | 第44-51页 |
| ·个人因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4-45页 |
| ·专业类别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4-45页 |
| ·学生干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5页 |
| ·学校因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5-47页 |
| ·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5-46页 |
| ·创业培训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6-47页 |
| ·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7-48页 |
| ·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8-51页 |
| ·家庭经济条件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8-49页 |
| ·家庭背景与大学生创业能力 | 第49-51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·不足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
| 附录 | 第57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