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昌寿科学活动与科学精神探究
| 摘要 | 第1-10页 | 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 
| 绪论 | 第12-15页 | 
|  1.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| 第12页 | 
|  2. 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 
|  3. 研究重点、难点及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 
| 第一章 周昌寿的生平与时代 | 第15-19页 | 
|    ·周昌寿的生平事迹 | 第15-17页 | 
|    ·民国初期社会时代背景 | 第17-19页 | 
|      ·政治经济概括 | 第17页 | 
|      ·科教兴起始末 | 第17-19页 | 
| 第二章 周昌寿的科学活动 | 第19-27页 | 
|    ·创办丙辰学社,撰写科普文章 | 第19-21页 | 
|    ·参与翻译活动,介绍近代西学 | 第21-22页 | 
|    ·撰写科教专著,改革科学教学 | 第22-24页 | 
|    ·物理名词审定,统一科学术语 | 第24-27页 | 
| 第三章 周昌寿与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 | 第27-43页 | 
|    ·近代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| 第27-28页 | 
|      ·周昌寿对相对论的介绍 | 第28-39页 | 
|      ·相对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| 第28-29页 | 
|      ·周昌寿关于相对论的介绍 | 第29-36页 | 
|      ·周昌寿对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评价 | 第36-39页 | 
|    ·相对论经周昌寿介绍后的反响 | 第39-43页 | 
|      ·中国传统科学思想里的相对论元素 | 第39-40页 | 
|      ·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 
| 第四章 周昌寿对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| 第43-59页 | 
|    ·周昌寿眼中的科学 | 第43-47页 | 
|      ·科学的使命 | 第43-45页 | 
|      ·科学的理想与科学精神 | 第45页 | 
|      ·何谓科学假说 | 第45-46页 | 
|      ·何谓科学定律 | 第46-47页 | 
|    ·周昌寿提倡的方法 | 第47-50页 | 
|      ·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法 | 第47-48页 | 
|      ·科学的推理与训练 | 第48-49页 | 
|      ·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 | 第49-50页 | 
|      ·精密测定的意义 | 第50页 | 
|    ·周昌寿的科学教育观 | 第50-55页 | 
|      ·自然科学教授的目的 | 第51-52页 | 
|      ·自然科学教学的本质 | 第52页 | 
|      ·自然科学与人格教育 | 第52-53页 | 
|      ·自然科学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| 第53-54页 | 
|      ·时代需求下的自然科学教育 | 第54-55页 | 
|    ·周昌寿的科学史观 | 第55-59页 | 
| 第五章 周昌寿在中国近现代科学事业中的地位 | 第59-63页 | 
|    ·周昌寿在近代西学传入中国的作用 | 第59-61页 | 
|    ·周昌寿在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| 第61-63页 | 
| 结语 | 第63-64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4-70页 | 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 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