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基于AFM的一维纳米材料操纵及力学特性测试技术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·一维纳米材料概述第12-16页
   ·一维纳米材料的力学特性测试技术第16-20页
     ·谐振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弯曲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拉伸法第19-20页
   ·SPM 在一维纳米材料领域的应用第20-25页
     ·SPM 工作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利用SPM 表征一维纳米材料第22页
     ·SPM 对一维纳米材料的平面操纵第22-24页
     ·SPM 在一维纳米材料物理特性测试中的应用第24-25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立项背景与研究内容第25-30页
     ·纳米操纵与弯曲测试相结合策略的提出第25-26页
     ·AFM 探针的标定问题第26页
     ·一维核壳材料界面作用机理的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具体工作内容第27-30页
第二章 基于AFM 的一维纳米材料操纵技术第30-68页
   ·基于AFM 的纳米操纵原理及研究现状第30-32页
     ·AFM 实现纳米操纵的原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操纵技术研究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·一维材料的滚动与滑动第32-34页
   ·一维材料在滑动机制下的动力学模型第34-46页
     ·刚性棒模型第35-41页
     ·弹性梁模型第41-46页
     ·软绳模型第46页
   ·纳米操纵的软硬件实现第46-55页
     ·多功能SPM 平台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基于图像处理的操纵对象识别技术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探针操纵路径的设置与参数传递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基于刚性棒模型的自动化操纵方案第52-55页
   ·一维纳米材料的操纵实验第55-64页
     ·样品、衬底及探针准备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刚性材料的操纵第56-59页
     ·非刚性材料的操纵第59-63页
     ·基于弹性梁模型计算摩擦力第63-64页
   ·操纵中的针尖污染问题第64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三章 基于弯曲法的一维纳米材料力学特性测试技术第68-92页
   ·弯曲测试的基本原理第68-70页
   ·一维纳米材料在弯曲测试中的力学模型第70-77页
     ·连续力学的适用性第70页
     ·小变形梁模型第70-75页
     ·弹性弦模型第75-77页
   ·一维纳米材料的弯曲测试实验第77-83页
     ·光电探测器灵敏度标定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几种典型模型下的弯曲测试第78-83页
   ·弯曲测试的误差第83-91页
     ·模型误差第84页
     ·剪切形变误差第84-85页
     ·材料尺寸测量误差第85-87页
     ·加载点定位误差第87-89页
     ·位移检测误差第89-90页
     ·载荷力误差第90-9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1-92页
第四章 AFM 探针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标定第92-116页
   ·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技术发展现状第92-96页
     ·标定方法分类第93-95页
     ·现有标定方法存在的问题第95-96页
   ·基于天平和光杠杆相结合的标定方案第96-106页
     ·总体设计第96-98页
     ·超精密天平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微位移器设计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光学系统设计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·电气设计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软件设计第105-106页
   ·标定实验第106-114页
     ·光电探测器灵敏度测试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微位移器对光杠杆的影响第108页
     ·光杠杆灵敏度标定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·弹性常数标定及结果评价第111-11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4-116页
第五章 一维核壳材料的原位核壳分离技术第116-132页
   ·一维核壳材料第116-117页
   ·碳纳米纤维的原位核壳分离实验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·核壳型碳纳米纤维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纤维的折断与抽芯第118-122页
   ·核壳分离实验的力学解释第122-129页
     ·纤维的弹性模量测量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·纤维外壳与衬底界面的静摩擦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碳纳米管核与非晶碳壳界面间的阻尼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内外界面作用力的比较第128-129页
   ·核壳分离技术的应用第129-1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1-132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32-136页
   ·全文工作总结第132-133页
   ·论文创新点第133-134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134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9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49-150页
致谢第150-151页

论文共1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含冲击损伤缝合和未缝合层合板压缩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
下一篇:金刚石多晶材料的制备与功能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