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·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 | 第8-16页 |
·电子散斑干涉法的发展和现状 | 第8-10页 |
·ESPI 干涉条纹图的预处理 | 第10-12页 |
·相位测量技术 | 第12-15页 |
·单幅ESPI 条纹图提取相位的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研究概况 | 第16-19页 |
·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方面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电子散斑干涉法测量技术及条纹图处理研究 | 第20-68页 |
·电子散斑干涉的物体位移场测量原理 | 第20-22页 |
·电子散斑法测量面内位移 | 第20-21页 |
·电子散斑法测量离面位移 | 第21-22页 |
·ESPI 条纹图的获取 | 第22-27页 |
·ESPI 条纹图去噪处理 | 第27-33页 |
·ESPI 条纹图的滤波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的ESPI 条纹图去噪 | 第28-33页 |
·ESPI 条纹图相位场提取 | 第33-67页 |
·条纹中心线法 | 第34-35页 |
·相移法 | 第35-48页 |
·载波法 | 第48-56页 |
·单幅ESPI 条纹图提取相位研究 | 第56-65页 |
·相位场提取的其它问题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三章 缝合和未缝合层合板[0_3/90_3]_S静态压缩实验研究 | 第68-108页 |
·试件准备 | 第68-70页 |
·试件大小及缝纫方法 | 第68-69页 |
·低速冲击试验 | 第69-70页 |
·冲击后压缩试验 | 第70-74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70-7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1-74页 |
·含冲击损伤层合板压缩实验研究 | 第74-92页 |
·含冲击损伤未缝合层合板压缩实验 | 第74-84页 |
·含冲击损伤缝合层合板压缩实验 | 第84-92页 |
·原材料无损伤层合板试件压缩实验研究 | 第92-105页 |
·无损伤未缝合层合板压缩实验 | 第93-99页 |
·无损伤缝合层合板压缩实验 | 第99-105页 |
·四种试件压缩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105-107页 |
·缝线的影响 | 第105-106页 |
·冲击损伤的影响 | 第106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四章 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数值分析 | 第108-120页 |
·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三维弹性理论 | 第108-110页 |
·含冲击损伤未缝合层合板[0_3/90_3]_S 数值分析 | 第110-116页 |
·有限元模型 | 第110-111页 |
·冲击参数和损伤对层合板压缩变形的影响 | 第111-113页 |
·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| 第113-116页 |
·含冲击损伤缝合层合板[0_3/90_3]_S 数值分析 | 第116-119页 |
·有限元模型 | 第116-117页 |
·缝线对含冲击损伤层合板压缩变形的影响 | 第117-118页 |
·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| 第118-1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120-122页 |
·本文完成的工作 | 第120-121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21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32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32-133页 |
致谢 | 第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