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慧能禅学与越南陈仁宗竹林禅派
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绪论 | 第12-1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2-13页 |
二、学术史回顾 | 第13-15页 |
三、研究资料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基本框架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禅宗的渊源与形成 | 第18-27页 |
第一节 禅的原始含义 | 第18-21页 |
一、禅的起源 | 第18-19页 |
二、释迦牟尼佛的禅法 | 第19-20页 |
三、禅宗以迦叶尊者为初祖传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慧能思想形成的语境 | 第21-27页 |
一、菩提达摩之前的中国禅法 | 第21-22页 |
二、菩提达摩所传之禅 | 第22-23页 |
三、六祖慧能的出现 | 第23-27页 |
第二章 南宗禅慧能及其禅学理论 | 第27-53页 |
第一节 慧能生平及弘法开宗 | 第27-32页 |
一、生平事迹 | 第27-29页 |
二、历史的超越者 | 第29-30页 |
三、六祖慧能与《法宝坛经》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慧能的禅学理论 | 第32-53页 |
一、慧能禅学的基本概念 | 第32-37页 |
二、慧能禅学的特殊概念 | 第37-51页 |
三、融摄空有的禅学理论 | 第51-53页 |
第三章 慧能禅学:修行的原则与方法 | 第53-73页 |
第一节 慧能禅学的修行原则 | 第53-59页 |
一、修行观 | 第53-54页 |
二、般若观 | 第54-56页 |
三、心性观 | 第56-59页 |
第二节 修行方法 | 第59-68页 |
一、无念为宗 | 第59-64页 |
二、顿悟成佛 | 第64-66页 |
三、一行三昧 | 第66-68页 |
第三节 慧能禅宗的影响 | 第68-73页 |
一、对佛教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二、对人类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第四章 佛教传入越南及其早期禅派的发展 | 第73-91页 |
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及早期禅宗三流派 | 第73-85页 |
一、佛教传入概述 | 第73-76页 |
二、禅宗的传入及早期三流派 | 第76-85页 |
第二节 竹林禅派的继起及其禅脉 | 第85-91页 |
一、李末、陈初的历史背景 | 第86-87页 |
二、竹林禅派产生缘起 | 第87-89页 |
三、竹林禅派的脉源 | 第89-91页 |
第五章 陈仁宗的禅学与竹林禅派 | 第91-127页 |
第一节 陈仁宗生平、著作及思想 | 第91-95页 |
一、陈仁宗的生平 | 第91-93页 |
二、著作思想 | 第93-95页 |
第二节 其禅学思想的来源 | 第95-106页 |
一、陈太宗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二、惠忠上士的教诲 | 第96-100页 |
三、接受《金刚经》的思想 | 第100-104页 |
四、接受《华严经》的思想 | 第104-106页 |
第三节 仁宗的禅学思想及特色 | 第106-127页 |
一、“无念”说 | 第106-110页 |
二、“居尘乐道”说 | 第110-113页 |
三、仁宗的“弥陀净土”思想 | 第113-115页 |
四、仁宗的菩萨戒思想 | 第115-117页 |
五、入世的精神 | 第117-123页 |
六、所得解脱与慈悲的和平使者 | 第123-127页 |
第六章 竹林禅派的传承及修习方法 | 第127-148页 |
第一节 竹林禅派的信徒与传承弟子 | 第127-140页 |
一、竹林禅派的信徒 | 第127-128页 |
二、主要的传承弟子 | 第128-138页 |
三、竹林禅派的宗旨与特点 | 第138-140页 |
第二节 竹林禅派的修行规则 | 第140-148页 |
一、竹林禅派的修习方法 | 第140-143页 |
二、竹林禅派的结夏安居 | 第143-146页 |
三、竹林禅派的寺院生活 | 第146-148页 |
第七章 六祖慧能禅宗与陈仁宗竹林禅派的比较 | 第148-161页 |
第一节 慧能与陈仁宗的比较 | 第148-152页 |
一、出身及传道差别 | 第148-150页 |
二、修行观念的异同 | 第150-152页 |
第二节 两者觉悟的异同 | 第152-161页 |
一、即心即佛 | 第152-156页 |
二、觉悟的相同点 | 第156-159页 |
三、两者觉悟的相异处 | 第159-161页 |
结语 | 第161-164页 |
附录 | 第164-1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4-182页 |
一、古文献 | 第174-178页 |
(一) 经典部分 | 第174-176页 |
(二) 诸宗部分 | 第176-177页 |
(三) 论典部分 | 第177页 |
(四) 史传部分 | 第177-178页 |
二、学术专书 | 第178-182页 |
(一) 中文专书 | 第178-179页 |
(二) 越南古文献 | 第179页 |
(三) 越南文专书 | 第179-181页 |
(四) 越南语杂志 | 第181页 |
(五) 论文参考 | 第181页 |
(六) 工具书 | 第181-182页 |
后记 | 第182-1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