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成人教育、业余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成人教育与业余教育概况论文

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6页
1 绪论第16-34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6-21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7-21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评述第21-29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第23-28页
     ·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述第28-29页
   ·研究的总体思路、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总体思路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30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1-33页
   ·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可能的创新点第33页
     ·不足之处第33-34页
2 概念界定与理论评述第34-49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的界定第34-39页
     ·农民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农民工第35页
     ·培训与就业培训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培训模式第37-39页
   ·理论评述第39-48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本理论第39-41页
     ·供需均衡理论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第43-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49页
3 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状与问题第49-64页
   ·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状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基本政策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重要实践:“阳光工程”和“雨露计划”第52页
     ·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进展和成效第52-54页
   ·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第54-63页
     ·农民工自身的问题第54-57页
     ·政府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第57-61页
     ·培训市场和培训机构的问题第61-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4页
4 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解释——供需视角第64-100页
   ·培训需求分析第64-83页
  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的全国基本状况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——以成都市为例第66-80页
     ·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的小结第80-83页
   ·培训供给分析第83-97页
  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要组织机构第83-90页
  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第90-92页
  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要形式第92-93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供给存在问题的分析第93-97页
   ·对农民工培训供求分析的小结第97-9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8-100页
5 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模式研究第100-122页
   ·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基本模式第100-107页
     ·政府主导型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学校主导型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企业主导型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校企联合型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社区主导型第106-107页
   ·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农民工培训模式第107-115页
     ·东莞模式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·富平模式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·河北农大模式第114-115页
   ·各种典型培训模式的适用性第115-119页
     ·东莞模式的适用性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富平模式的适用性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河北农大模式的适用性第118-119页
   ·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的总结和展望第119-12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1-122页
6 国外培训模式分析与借鉴第122-140页
   ·北美培训模式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·美国就业培训模式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·加拿大职业教育模式第124-127页
   ·欧洲培训模式第127-132页
     ·德国培训模式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·法国培训模式第129-132页
   ·东亚培训模式第132-136页
     ·日本培训模式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·韩国培训模式第134-136页
   ·对国外主要培训模式的经验总结第136-139页
     ·完善的法律法规第136页
     ·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培训组织多元化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·培训课程以面向市场为主,保持多元化第138页
     ·重视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关键第138-1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9-140页
7 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模式构建第140-151页
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第140-141页
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第141-143页
     ·实用性原则第141页
     ·有效性原则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·灵活性原则第142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性原则第142-143页
   ·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构建的制度设计第143-147页
     ·法治机制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·投入机制第144-146页
     ·管理机制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·考评机制第147页
   ·“主体主导——信息反馈”型培训模式构建第147-150页
     ·培训主体的职责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·培训客体的职责第1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0-151页
8 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第151-158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51-153页
   ·对策建议第153-158页
参考文献第158-168页
附录第168-171页
致谢第171-174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74页

论文共1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自主权研究--以大学章程为依归
下一篇: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--基于经济机制与指标体系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