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·课题来源和研究任务 | 第9-10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0-11页 |
2 综采面自动喷雾降尘控制系统 | 第11-15页 |
·综采面喷雾降尘要求 | 第11-13页 |
·割煤喷雾降尘要求 | 第11-12页 |
·移架喷雾降尘要求 | 第12页 |
·放煤喷雾降尘要求 | 第12-13页 |
·综采面自动喷雾降尘控制系统 | 第13-14页 |
·控制系统的功能 | 第13页 |
·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| 第13-1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3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整体设计 | 第15-21页 |
·远程喷雾监控子系统对上位机的要求 | 第15页 |
·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实现方案 | 第15-17页 |
·软件开发基础 | 第17-19页 |
·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实现设计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4 人机界面交互模块的设计 | 第21-29页 |
·主要技术 | 第21-24页 |
·自定义消息编程 | 第21-22页 |
·对话框控件编程 | 第22页 |
·GDI 绘图和双缓冲技术 | 第22-23页 |
·OLE Automation 技术访问 Excel | 第23-24页 |
·人机界面交互程序的功能设计 | 第24-26页 |
·主监控窗口 | 第25-26页 |
·历史查询窗口 | 第26页 |
·参数设置窗口 | 第26页 |
·人机界面交互程序的流程设计 | 第26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5 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 | 第29-37页 |
·通信技术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·工业以太网技术 | 第29-30页 |
·TCP 传输控制协议 | 第30页 |
·网络架构的选择 | 第30页 |
·网络编程接口的选择 | 第30-32页 |
·WinSock 网络编程接口 | 第31页 |
·异步选择套接字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通信协议的制定 | 第32-33页 |
·通信方式 | 第32页 |
·数据格式 | 第32-33页 |
·服务器通信程序的设计 | 第33-35页 |
·功能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流程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6 数据库模块的设计 | 第37-44页 |
·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| 第37页 |
·喷雾系统数据库的定义 | 第37-40页 |
·数据库的开发过程 | 第37-38页 |
·喷雾系统数据库的定义 | 第38-40页 |
·数据库的访问技术 | 第40-41页 |
·SQL 语言 | 第40页 |
·数据库访问接口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多线程 | 第41-42页 |
·数据库访问程序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7 监控软件的调试与实现 | 第44-56页 |
·监控软件的实验平台 | 第44页 |
·人机界面交互模块的调试与实现 | 第44-51页 |
·主监控窗口的调试 | 第44-48页 |
·历史查询窗口的调试 | 第48-50页 |
·喷雾参数设置窗口的调试 | 第50-51页 |
·数据通信模块的调试与实现 | 第51-53页 |
·异步选择套接字模型编程的框架 | 第51-52页 |
·通信服务器程序的调试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库模块的调试与实现 | 第53-55页 |
·访问数据库的实现过程 | 第53-54页 |
·访问数据库的调试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8 总结和展望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附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