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§1-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§1-2 支护体系理论发展与现状 | 第10-12页 |
§1-3 隧道工程受力特点 | 第12页 |
§1-4 仰拱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§1-5 研究的背景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1-5-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1-5-2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隧道围岩及支护体系受力分析 | 第15-25页 |
§2-1 围岩压力定义 | 第15页 |
§2-2 围岩压力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§2-3 围岩压力的产生 | 第16-17页 |
§2-4 围岩压力公式计算方法 | 第17-19页 |
2-4-1 经验公式法 | 第17页 |
2-4-2 普氏公式(自然拱原理) | 第17-18页 |
2-4-3 深埋单洞隧道的围岩水平压力计算 | 第18-19页 |
§2-5 深埋隧道围岩的形变压力 | 第19-20页 |
§2-6 隧道主要支护措施及计算方法介绍 | 第20-25页 |
2-6-1 钢木支撑 | 第20-21页 |
2-6-2 锚杆 | 第21-22页 |
2-6-3 喷射混凝土 | 第22-23页 |
2-6-4 钢筋网 | 第23-24页 |
2-6-5 型钢、格栅钢架 | 第24页 |
2-6-6 二次衬砌 | 第24页 |
2-6-7 计算方法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钓鱼台 3 号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及数据处理分析 | 第25-47页 |
§3-1 钓鱼台 3 号隧道工程概况 | 第25-26页 |
3-1-1 地形地貌 | 第25页 |
3-1-2 地层岩性 | 第25页 |
3-1-3 区域地质构造 | 第25页 |
3-1-4 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5-26页 |
§3-2 监控设计原理 | 第26-27页 |
§3-3 监控量测项目 | 第27-30页 |
3-3-1 必测项目 | 第28-29页 |
3-3-2 选测项目 | 第29-30页 |
§3-4 钓鱼台 3 号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| 第30-40页 |
3-4-1 量测频率及量测原则 | 第31页 |
3-4-2 质量保证方案及措施 | 第31-35页 |
3-4-3 量测仪器选择及试验断面布置方案 | 第35-40页 |
§3-5 量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| 第40-46页 |
3-5-1 锚杆轴力监测分析 | 第40-42页 |
3-5-2 围岩压力监测分析 | 第42-44页 |
3-5-3 钢支撑内力监测分析 | 第44-46页 |
§3-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钓鱼台 3 号隧道数值模拟分析 | 第47-64页 |
§4-1 概述 | 第47页 |
§4-2 FLAC 3D 简介 | 第47-48页 |
§4-3 FLAC 3D 中应用到的结构单元 | 第48-51页 |
4-3-1 锚杆模型 | 第48-50页 |
4-3-2 钢筋网及锚喷混凝土模型 | 第50-51页 |
§4-4 隧道实体模型的建立 | 第51-54页 |
4-4-1 建模及计算步骤 | 第51页 |
4-4-2 隧道整体模型的建立 | 第51-52页 |
4-4-3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的选取 | 第52-53页 |
4-4-4 材料参数 | 第53-54页 |
4-4-5 边界条件及初始应力场 | 第54页 |
§4-5 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54-62页 |
4-5-1 锚杆受力分析 | 第54-56页 |
4-5-2 围岩应力分析 | 第56-59页 |
4-5-3 模型竖向位移及二衬分析对比 | 第59-62页 |
§4-6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经济分析 | 第64-66页 |
§5-1 仰拱隧道中工程量及直接工程费增加额计算 | 第64-65页 |
5-1-1 开挖仰拱上部围岩 | 第64页 |
5-1-2 C50 混凝土衬砌 | 第64页 |
5-1-3 回填 C20 混凝土 | 第64页 |
5-1-4 计算说明 | 第64-65页 |
§5-2 取消锚杆的造价分析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| 第66-68页 |
§6-1 主要结论 | 第66-67页 |
§6-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