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速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数值分析及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§1-1 国内外的隧道震害实例 | 第9页 |
§1-2 隧道抗震减震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§1-3 隧道抗震破坏的主要形式 | 第10-13页 |
1-3-1 衬砌的剪切移位 | 第10-11页 |
1-3-2 边坡造成的隧道结构破坏 | 第11页 |
1-3-3 衬砌破坏 | 第11-12页 |
1-3-4 边墙破坏 | 第12-13页 |
1-3-5 隧道洞口塌方 | 第13页 |
§1-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地下结构动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14-22页 |
§2-1 土-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| 第14-17页 |
2-1-1 引言 | 第14页 |
2-1-2 子结构法模型 | 第14-16页 |
2-1-3 直接法 | 第16-17页 |
§2-2 FLAC 3D 动力计算理论 | 第17-22页 |
2-2-1 动力计算的本构模型 | 第18页 |
2-2-2 动力荷载和边界条件 | 第18-19页 |
2-2-3 力学阻尼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地震波的分析和处理 | 第22-31页 |
§3-1 地震波的选择 | 第22-24页 |
3-1-1 比例法 | 第22-23页 |
3-1-2 三角级数法 | 第23-24页 |
§3-2 频谱分析 | 第24-31页 |
3-2-1 快速傅里叶变换 | 第24-26页 |
3-2-2 滤波 | 第26-27页 |
3-2-3 基线校正 | 第27-31页 |
第四章 拟建隧道工程地质情况与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5页 |
§4-1 拟建隧道工程地质情况 | 第31-32页 |
4-1-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31页 |
4-1-2 水文地质评价 | 第31页 |
4-1-3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| 第31-32页 |
§4-2 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5页 |
4-2-1 隧道断面设计 | 第32页 |
4-2-2 隧道实体模型的建立及材料参数 | 第32-35页 |
第五章 典型断面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| 第35-58页 |
§5-1 引言 | 第35页 |
§5-2 边界条件和地震波的选取 | 第35-36页 |
§5-3 计算结果与拟合分析 | 第36-57页 |
5-3-1 重力作用下静力分析 | 第36-40页 |
5-3-2 地震力及重力作用下衬砌结构内力分析 | 第40-43页 |
5-3-3 地震力作用下衬砌关键点受力时程分析 | 第43-51页 |
5-3-4 地震力作用下衬砌关键点位移时程分析 | 第51-57页 |
§5-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不同工况下隧道的地震作用分析 | 第58-65页 |
§6-1 埋深对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| 第58-62页 |
§6-2 衬砌厚度对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| 第62-65页 |
第七章 平底隧道与典型断面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差异 | 第65-70页 |
§7-1 引言 | 第65页 |
§7-2 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65-66页 |
§7-3 计算结果与拟合分析 | 第66-69页 |
7-3-1 地震力及重力作用下应力分析 | 第67-68页 |
7-3-2 地震力及重力作用下位移分析 | 第68-69页 |
§7-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§8-1 结论 | 第70-71页 |
§8-2 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