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业单位招聘中的公平性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一、导言 | 第7-18页 |
(一) 相关概念 | 第7-9页 |
1. 公平 | 第7页 |
2. 公共管理 | 第7-8页 |
3. 事业单位 | 第8-9页 |
4. 事业单位招聘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3页 |
1. 选题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2. 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三) 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 国外情况 | 第13页 |
2. 国内情况 | 第13-15页 |
(四)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| 第15-16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 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(五) 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6-18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2. 解决问题 | 第16-17页 |
3. 创新点 | 第17页 |
4. 不足之处 | 第17-18页 |
二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概述 | 第18-24页 |
(一) 事业单位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 公益性 | 第18页 |
2. 公共性 | 第18-19页 |
3. 服务性 | 第19页 |
4. 智力性 | 第19页 |
(二) 事业单位招聘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1页 |
1. 第一阶段,传统的招聘阶段 | 第20页 |
2. 第二阶段,改革的试点阶段 | 第20-21页 |
3. 第三阶段,深入的发展阶段 | 第21页 |
(三) 事业单位招聘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 | 第21-22页 |
(四) 事业单位招聘流程 | 第22-24页 |
三、导致事业单位招聘中产生不公平的因素 | 第24-29页 |
(一) 岗位条件设置苛刻 | 第24页 |
(二) 公告发布渠道狭窄 | 第24-25页 |
(三) 资格审核裁量权大 | 第25页 |
(四) 现场报名方式落后 | 第25页 |
(五) 评价体系标准单一 | 第25-26页 |
(六) 考官差异影响考试 | 第26-27页 |
(七) 试卷选拔作用欠佳 | 第27页 |
(八) 阅卷方式技术失误 | 第27-28页 |
(九) 徇私舞弊操纵考试 | 第28-29页 |
四、完善事业单位招聘公平性的对策 | 第29-40页 |
(一) 完善法律制度 | 第29-30页 |
1. 加快制度立法 | 第29页 |
2. 完善实施细则 | 第29-30页 |
(二) 加大资金支持 | 第30页 |
(三) 规范考试工作 | 第30-37页 |
1. 全程公开招考信息 | 第30-31页 |
2. 科学设置职位条件 | 第31-32页 |
3. 拓宽多元考试形式 | 第32-33页 |
4. 科学健全测评技术 | 第33-34页 |
5. 控制试卷各项指标 | 第34-35页 |
6. 加强建设考官队伍 | 第35-37页 |
7. 严格落实保密工作 | 第37页 |
(四) 加强约束监督 | 第37-40页 |
1. 增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意识 | 第37-38页 |
2. 提升监督机构的业务能力 | 第38页 |
3. 拓宽监督渠道和监督形式 | 第38-39页 |
4. 建立强力公正的监督力量 | 第39页 |
5. 加强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 | 第39-40页 |
五、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