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饲料作物、牧草论文--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

鹅观草内生真菌的高温去除技术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文献综述第11-37页
 一.EPICHLOAE内生真菌研究概况第11-15页
  1 内生真菌的发现及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2 内生真菌的资源探索第12-14页
  3 内生真菌的生活史第14-15页
 二.内生真菌的作用第15-19页
  1 抗食草动物啃食第16页
  2 抗昆虫作用第16-17页
  3 抗线虫作用第17页
  4 抗植物病害和病原真菌第17-18页
  5 提高宿主抗旱能力第18页
  6 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第18-19页
  7 其它作用第19页
 三.内生真菌的相关操作技术第19-25页
  1 检测技术第20-23页
  2 培养技术第23页
  3 去除技术第23-24页
  4 接种技术第24-25页
 四.鹅观草及其内生真菌第25-27页
  1 鹅观草属植物研究概况第25-26页
  2 鹅观草内生真菌研究概况第26-27页
 五.本研究主要设想和构成第27-29页
 参考文献第29-37页
第一章 :鹅观草内生真菌的检测第37-45页
 摘要第37页
 前言第37-38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·植物材料第38页
   ·内生真菌的检测第38-39页
 2 结果第39-41页
   ·内生真菌菌丝形态第39-40页
   ·内生真菌检出率第40-41页
 3 讨论第41-43页
 参考文献第43-45页
第二章 :高温处理对鹅观草种子中内生真菌的影响第45-59页
 摘要第45页
 前言第45-46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6-48页
   ·植物材料第46页
   ·内生真菌的检测、分离、纯化和保藏第46-47页
   ·分离菌株的鉴定第47-48页
   ·种子中内生真菌的检测及温度处理第48页
   ·种子发芽率及幼苗含菌率的统计第48页
 2 结果第48-54页
   ·宿主植物的鉴定及内生真菌的检测第48-50页
   ·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鉴定第50-53页
   ·种子的发芽率及其幼苗含菌率第53-54页
 3 讨论第54-56页
 参考文献第56-59页
第三章 :鹅观草内生真菌对宿主生长发育的影响第59-75页
 摘要第59页
 前言第59-60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60-62页
   ·植物材料的采集、鉴定和保存第60页
   ·EI/EF鹅观草体系的构建第60-61页
   ·植物学特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第61页
   ·内生真菌的检测、分离、纯化和鉴定第61-62页
 2 结果第62-70页
   ·宿主植物的鉴定第62页
   ·EI/EF鹅观草体系的构建第62页
   ·“081植株群”的形态学数据(2009-2011)第62-66页
   ·“101植株群”的形态学特征第66-67页
   ·分离菌株的鉴定第67-70页
 3 讨论第70-72页
 参考文献第72-75页
第四章 :高温处理对鹅观草内生真菌去除作用的机理探索第75-83页
 摘要第75页
 前言第75-76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76-77页
   ·植物材料第76页
   ·供试菌株第76页
   ·鹅观草的温度处理第76页
   ·菌株处理第76-77页
 2 结果第77-79页
   ·温度对鹅观草中内生真菌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·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·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第79页
 3 讨论第79-81页
 参考文献第81-83页
综合讨论第83-87页
 参考文献第86-87页
全文结论第87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
下一篇:水稻钾离子转运蛋白HAK家族中四个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