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(一) 初中生思维特点需要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 | 第8页 |
(二) 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| 第8-9页 |
二、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9页 |
三、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四、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(一) 文献法 | 第12页 |
(二) 案例研究法 | 第12页 |
(三) 经验总结法 | 第12页 |
五、 相关概念 | 第12-14页 |
(一) 创新 | 第12-13页 |
(二) 创新思维 | 第13页 |
(三) 创新教育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依据、目标与构成要素 | 第14-20页 |
一、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依据 | 第14-15页 |
(一) 我国学者对创新思维的研究成果 | 第14-15页 |
(二) 初中英语课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| 第15页 |
二、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目标 | 第15-16页 |
(一) 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| 第15页 |
(二) 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| 第15-16页 |
(三) 培养初中生创新的兴趣 | 第16页 |
三、 学生创新思维的构成要素与培养 | 第16-20页 |
(一) 鼓励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| 第16-17页 |
(二)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| 第17-18页 |
(三)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策略 | 第20-33页 |
一、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| 第20-23页 |
(一)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| 第20-21页 |
(二) 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 | 第21-22页 |
(三) 教师理念的更新 | 第22-23页 |
二、 精心设计教学为学生设置创新机会 | 第23-29页 |
(一) 情景教学法 | 第23-26页 |
(二) 任务型教学法 | 第26-27页 |
(三) 合作学习法 | 第27-29页 |
(四)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| 第29页 |
三、 合理整合英语教材体验中提升能力 | 第29-31页 |
四、 加强听说读写培养注重教学互动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学生创新思维评价方式探究 | 第33-35页 |
一、 开展小组课题实验 | 第33页 |
二、 进行学期综合评定 | 第33-34页 |
三、 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应注重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一、 加强基础教育 | 第35页 |
二、 创设实施创新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| 第35-37页 |
(一) 要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 | 第35-36页 |
(二) 要创设艺术的环境 | 第36页 |
(三) 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后记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