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能力的实证研究--以吉林省为例

内容摘要第1-16页
Abstract第16-26页
第1章 引言第26-35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26-30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·创新点及不足第31-32页
   ·本文结构安排第32-35页
第2章 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第35-93页
   ·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35-61页
     ·经济增长理论简要回顾第35-47页
     ·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第47-61页
   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第61-93页
     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早期研究第61-69页
     ·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第69-81页
     ·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81-93页
第3章 吉林省经济发展历程回顾与增长现状分析第93-137页
   ·吉林省经济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第93-119页
     ·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物质基础阶段(1949-1978)第93-98页
     ·改革开放大发展阶段(1979-2002 年)第98-109页
     ·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(2003-2009)第109-119页
   ·吉林省当前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第119-137页
     ·吉林省经济运行现状的分析第119-131页
     ·吉林省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第131-137页
第4章 吉林省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分析第137-182页
   ·吉林省金融业运行现状分析第137-149页
     ·银行业运行情况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·证券业运行情况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·保险业运行情况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·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第144-146页
     ·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环境情况第146-149页
   ·对吉林省金融发展总体水平的评价第149-156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与方法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·实证评价过程第150-155页
     ·评价结果的分析第155-156页
   ·当前吉林省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及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分析第156-182页
     ·2010 年吉林省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第156-164页
     ·吉林省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分析第164-182页
第5章 吉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第182-220页
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第182-191页
   ·吉林省经济增长中的主要金融影响因素分析第191-197页
     ·金融发展的总量规模第191-193页
     ·金融发展的资金配置效率第193-195页
     ·金融发展的信贷结构第195-197页
   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和定义第197-203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97-200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和定义第200-203页
   ·实证分析的模型选择第203-205页
   ·吉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205-21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05-206页
     ·单位根检验第206-208页
     ·协整检验第208-210页
     ·向量误差修正模型(VECM 模型)的建立第210-212页
     ·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212页
     ·基于 VAR 模型的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212-216页
   ·实证结果分析第216-220页
第6章 金融在支持吉林省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20-247页
   ·金融在支持吉林省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第220-232页
     ·金融业整体规模偏小,资金总量不足第220-225页
     ·金融效率不断下滑,与经济的协调度较低第225-230页
     ·信贷结构不优,对基础设施领域的信贷投放偏少第230-232页
   ·问题形成的成因分析第232-247页
     ·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的成因第232-237页
     ·金融效率偏低的成因第237-242页
     ·信贷结构不优的成因第242-247页
第7章 全面提升金融支持吉林省经济增长能力的对策研究第247-281页
   ·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基础上,进一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第247-264页
     ·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,提升区域资金吸引力第247-249页
     ·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,扩大地区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第249-257页
     ·推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,增加资金的筹集范围.146第257-259页
     ·向国家积极争取新政策,以更多的信贷资源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第259-262页
     ·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,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方面第262-264页
   ·增强金融服务水平,进一步促进金融效率的提升第264-274页
     ·健全金融体系,提升金融创新能力第264-267页
     ·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,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第267-268页
     ·创新信贷品种,拓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渠道152第268-269页
     ·加强县域地区银企合作,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第269-270页
     ·创新金融服务方式,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第270-273页
     ·构建与长吉图战略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,支持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第273-274页
   ·着力推进信贷结构调整,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第274-281页
     ·明确吉林省当前发展阶段,积极争取更多中长期贷款投入第274-275页
     ·充分发挥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功能,增加政策性信贷资金投入第275-277页
     ·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作,为项目贷款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第277-281页
第8章 结论与政策含义第281-286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结论第281-284页
   ·政策含义第284-286页
参考文献第286-30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08-309页
致谢第309-310页

论文共3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中等收入陷阱”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
下一篇:国有经济的“进退”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