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省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对比研究
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1 前言 | 第12-22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3-18页 |
| 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意义、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| ·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| 第19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路线 | 第20-22页 |
| 2 理论基础 | 第22-27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2页 |
| ·相关理论 | 第22-27页 |
| ·人居环境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城乡一体化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中心地理论 | 第24-25页 |
| ·新农村建设理论 | 第25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5-27页 |
| 3 研究区概况、数据来源与处理 | 第27-32页 |
| ·研究区概况 | 第27-30页 |
| ·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8-29页 |
| ·经济社会概况 | 第29页 |
| ·土地利用概况 | 第29-30页 |
| ·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| 第30-32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30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30-32页 |
| 4 居民点体系结构对比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空间体系对比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| 第32页 |
| ·空间分布核密度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等级体系对比分析 | 第34页 |
| ·规模体系对比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5 居民点体系职能对比分析 | 第36-41页 |
| ·县级市-局直等级职能对比 | 第36-37页 |
| ·建制镇-场部等级职能对比 | 第37-39页 |
| ·行政村-管理区等级职能对比 | 第39-40页 |
| ·自然村-作业站等级职能对比 | 第40-41页 |
| 6 居民点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| 第41-43页 |
| ·现有居民点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41页 |
| ·居民点体系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| 第41-43页 |
| ·加快居民点体系重构步伐 | 第41页 |
| ·优化垦区与农区居民点的网络体系 | 第41-42页 |
| ·优化居民点的交通布局 | 第42页 |
| ·针对农业特色发展趋势、构建不同优化模式 | 第42页 |
| 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建设 | 第42-43页 |
| 7 结论与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·结论 | 第43页 |
| ·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