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防碰撞研究状况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胎压监测研究状况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| 第14-15页 |
2 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5-20页 |
·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| 第15页 |
·系统总体功能设计要求 | 第15-16页 |
·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系统工作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低功耗技术 | 第18页 |
·Zigbee无线通信技术 | 第18页 |
·距离测量技术 | 第18页 |
·防追尾碰撞安全距离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TPMS传感器模块设计 | 第20-33页 |
·TPMS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| 第20-23页 |
·间接式胎压检测系统 | 第20-21页 |
·直接式胎压检测系统 | 第21-23页 |
·TPMS的性能要求 | 第23页 |
·胎压监测部分芯片选型 | 第23-26页 |
·检测模块传感器芯片的发展 | 第24页 |
·检测模块芯片选型 | 第24-26页 |
·胎压接收模块的芯片选型 | 第26页 |
·检测模块的硬件设计 | 第26-29页 |
·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检测模块PCB天线设计 | 第27-29页 |
·软件设计要求 | 第29-32页 |
·低功耗设计 | 第30页 |
·胎压补偿 | 第30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防碰撞功能算法设计 | 第33-45页 |
·安全模型的选取 | 第33-34页 |
·汽车制动距离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9页 |
·驾驶员驾驶行为 | 第34页 |
·汽车制动模型 | 第34-37页 |
·汽车制动模型简化 | 第37-39页 |
·车辆距离模型建立 | 第39-41页 |
·车辆运行状态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预警安全距离计算 | 第40页 |
·最小安全距离计算 | 第40-41页 |
·换道安全距离模型 | 第41-44页 |
·行车位置辨别 | 第41-42页 |
·换道安全距离 | 第42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中央信息处理系统设计 | 第45-56页 |
·胎压监收模块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防追尾功能传感器硬件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GPS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| 第48页 |
·无线传输设计 | 第48-52页 |
·无线传输方式选取 | 第48-49页 |
·硬件设计 | 第49-52页 |
·处理单元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预警显示和参数输入硬件设计 | 第53-55页 |
·电源设计 | 第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6 系统程序设计 | 第56-66页 |
·胎压检测模块程序设计 | 第56-57页 |
·开发环境 | 第56页 |
·轮胎参数检测和发送 | 第56-57页 |
·胎压检测模块程序流程图 | 第57页 |
·中央处理器程序设计 | 第57-62页 |
·开发环境 | 第58-59页 |
·胎压接收模块程序设计 | 第59-60页 |
·USART接口程序设计 | 第60页 |
·IIC接口程序设计 | 第60-61页 |
·屏幕驱动程序设计 | 第61页 |
·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| 第61-62页 |
·车辆换道识别 | 第62页 |
·CC2530程序设计 | 第62-65页 |
·协议栈介绍 | 第63页 |
·数据格式 | 第63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7 系统关键模块测试与分析 | 第66-73页 |
·胎压检测功能测试与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无线通信数据丢包实验与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安全距离模型仿真验证 | 第70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8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·总结 | 第73页 |
·研究工作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附录A 总线接口驱动程序函数声明 | 第78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