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时代价值 | 第17-25页 |
·公共企业内涵及其性质 | 第17-19页 |
·公共企业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公共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区别 | 第18-19页 |
·公共企业的性质 | 第19页 |
·公共企业的社会责任 | 第19-22页 |
·公共企业一般意义的社会责任 | 第20-21页 |
·公共企业特殊意义的社会责任 | 第21-22页 |
·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价值 | 第22-25页 |
·促进和谐社会以及“两型”社会建设 | 第23页 |
·提升企业软实力,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| 第23-24页 |
·推动公共企业改革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我国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分析 | 第25-34页 |
·我国公共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变迁 | 第25-27页 |
·非经济性社会责任时代 | 第25页 |
·经济性社会责任时代 | 第25-26页 |
·社会责任整合时代 | 第26-27页 |
·我国公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就 | 第27-30页 |
·公共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| 第27页 |
·努力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| 第27-28页 |
·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| 第28页 |
·立足持续发展,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| 第28页 |
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,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 | 第28-29页 |
·积极参与公益事业,促进社会和谐 | 第29-30页 |
·我国公共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| 第30-34页 |
·职工权益保障不足 | 第30页 |
·对消费者提供低质量产品和服务 | 第30-31页 |
·内部缺乏完善的社会责任履行机构 | 第31页 |
·社会责任报告比率不高,信息披露不全面 | 第31-32页 |
·利用垄断地位侵害公众利益 | 第32页 |
·腐败不同程度存在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我国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制约因素 | 第34-40页 |
·制度因素 | 第34-36页 |
·缺乏必要的法制监管 | 第34-35页 |
·缺乏必要的审计体系 | 第35页 |
·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价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政府管理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政策引导性不足 | 第36页 |
·违法惩戒性不强 | 第36-37页 |
·推进服务性不够 | 第37页 |
·公共企业自身因素 | 第37-40页 |
·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| 第37-38页 |
·管理制度不规范 | 第38页 |
·落实社会责任缺乏组织保障 | 第38页 |
·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我国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思路 | 第40-47页 |
·完善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法规、制度 | 第40-42页 |
·完善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立法体系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执法建设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| 第42页 |
·营造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政策环境 | 第42-45页 |
·政府推动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| 第43页 |
·完善对公共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监督评价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规范公共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审查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推动公共企业社会责任服务机构的发展 | 第45页 |
·强化公共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身建设 | 第45-47页 |
·强化公共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观念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和专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