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11-12页 |
目录 | 第12-16页 |
图目录 | 第16-20页 |
表目录 | 第20-22页 |
1 绪论 | 第22-3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22-31页 |
·水泥工业发展历程 | 第22-24页 |
·水泥工业产品及其特点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水泥工业资源利用现状和严峻形势 | 第25-30页 |
·水泥工业应用固体废弃物资源的重要意义 | 第30-31页 |
·水泥生产技术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| 第31-33页 |
·传统水泥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| 第31-32页 |
·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| 第32页 |
·水泥技术发展趋势 | 第32-33页 |
·水泥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| 第33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2 煤矸石、尾矿、石灰石资源特性概述 | 第36-50页 |
·煤矸石特性及其利用简介 | 第36-44页 |
·煤矸石来源及分类 | 第36-37页 |
·煤矸石物化性质 | 第37页 |
·煤矸石的危害 | 第37-38页 |
·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概述 | 第38-44页 |
·尾矿特性及其利用概述 | 第44-47页 |
·金属尾矿特点 | 第44-45页 |
·尾矿的危害 | 第45页 |
·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| 第45-47页 |
·石灰石特性及其利用概述 | 第47-49页 |
·石灰石的特性 | 第47页 |
·石灰石工业应用概述 | 第47-48页 |
·低品位石灰石利用潜能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3 煤矸石、低品位石灰石机械粉磨特性试验研究 | 第50-64页 |
·粉磨概述 | 第50-52页 |
·粉磨基本原理 | 第50-51页 |
·粉磨细度与颗粒特征 | 第51-52页 |
·煤矸石机械粉磨特性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52页 |
·试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2-54页 |
·煤矸石、石灰石等制水泥生料粉磨性能试验研究 | 第54-56页 |
·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54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54-56页 |
·粉体粒径分布的模型分析 | 第56-63页 |
·生料粉体颗粒群RRB模型 | 第56-59页 |
·生料粉体紧密堆积模型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4 煤矸石、石灰石、尾矿的理化特性及热解动力学分析 | 第64-80页 |
·原料理化特性研究 | 第64-68页 |
·原料品种及化学成分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熔融特性及微量元素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煤矸石的工业分析、发热量和元素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煤矸石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原料热重特性试验研究 | 第68-73页 |
·试验材料、仪器及方案 | 第69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9-73页 |
·原料热解动力学机理分析 | 第73-78页 |
·热解动力学概述 | 第73-75页 |
·热解机理模型的建立 | 第75-76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和石灰石热解动力学分析 | 第76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5 煤矸石、尾矿代粘土煅烧水泥熟料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| 第80-98页 |
·煅烧温度的影响 | 第80-86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80-82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2-86页 |
·煤矸石对水泥熟料烧成的影响 | 第86-90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86-87页 |
·试验分析及讨论 | 第87-90页 |
·金属尾矿、煤矸石对水泥熟料煅烧的影响 | 第90-93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90-91页 |
·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91-93页 |
·不同品位石灰石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93-94页 |
·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94-95页 |
·高温保温时间的影响 | 第95-97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95-96页 |
·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6 水泥熟料水化性能分析及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| 第98-112页 |
·水泥熟料矿物水化特性 | 第98-99页 |
·水泥熟料水化产物形态分析 | 第99-101页 |
·基于神经网络的熟料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| 第101-110页 |
·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与学习规则 | 第101-104页 |
·BP神经网络及其改进算法 | 第104-106页 |
·径向基函数网络预测模型 | 第106-107页 |
·熟料强度预测模型学习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107-11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7 煤矸石、尾矿、石灰石配料煅烧水泥熟料形成机理分析 | 第112-132页 |
·煅烧水泥熟料矿物形成过程物化分析 | 第112-113页 |
·煤矸石煅烧的热活化分析 | 第113-117页 |
·煤矸石的热活化研究 | 第113-115页 |
·煤矸石热活化机理模型 | 第115-117页 |
·尾矿煅烧的热活化分析 | 第117-119页 |
·尾矿热活化 | 第117-118页 |
·尾矿热活化机理 | 第118-119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、低品位石灰石在煅烧水泥熟料中的机制分析 | 第119-126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、低品位石灰石的岩矿潜能分析 | 第119-123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和低品位石灰石的潜能及其热激发作用分析 | 第123-126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、低品位石灰石等煅烧水泥熟料的动力学分析 | 第126-130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、低品位石灰石配料的熟料形成动力学理论模型 | 第126-127页 |
·煤矸石、尾矿、低品位石灰石配料的熟料形成动力学计算 | 第127-1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0-132页 |
8 煤矸石代替粘土配料在干法回转窑的生产应用研究和效益分析 | 第132-148页 |
·煤矸石配料的工业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| 第132-144页 |
·煤矸石代粘土配料在2500t/d新型干法回转窑的工业试验 | 第132-137页 |
·煤矸石配料在5000t/d新型干法回转窑的工业试验 | 第137-144页 |
·煤矸石代粘土煅烧水泥熟料经济效益分析 | 第144-1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7-148页 |
9 全文总结 | 第148-152页 |
·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| 第148-150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50-151页 |
·有待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 | 第151-1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2-158页 |
附录 | 第158-170页 |
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70-171页 |
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