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成果评述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本文的拟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FCF 假说和审计费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30页 |
·代理成本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契约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代理成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FCF 假说相关的基本理论 | 第22-27页 |
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| 第22页 |
·现金流量 | 第22-23页 |
·自由现金流量 | 第23-26页 |
·FCF 假说 | 第26-27页 |
·审计费用的相关理论 | 第27-29页 |
·有待本文检验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代理问题现状分析 | 第30-40页 |
·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情况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我国企业债券融资额逐年增加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比率明显上升 | 第31-32页 |
·负债的硬约束力逐渐增强 | 第32-33页 |
·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情况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出现配股增发热 | 第33-34页 |
·我国企业股票融资总资额逐年增加 | 第34-35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滥用 | 第35-36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年度现金红利总额增加 | 第36-37页 |
·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存在较大差异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总结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FCF 假说检验的实证研究 | 第40-62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40-48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40-41页 |
·实证步骤与技术路线 | 第41-44页 |
·实证模型框架 | 第44页 |
·变量设定 | 第44-47页 |
·实证研究计量模型 | 第47页 |
·资料来源与样本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48-59页 |
·成长性分组 | 第48-49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低成长组实证分析 | 第52-55页 |
·高成长组实证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检验结论 | 第59-60页 |
·结论分析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62-66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62-63页 |
·解决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问题的对策和建议——企业角度 | 第63-64页 |
·利用高质量审计服务,减少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 | 第63页 |
·合理运用负债控制机制,提高负债控制的有效性 | 第63页 |
·增加现金股利派发,减少自由现金流量 | 第63-64页 |
·解决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问题的对策和建议——监管者角度 | 第64-65页 |
·提高配股增发的条件,避免现金过度囤积 | 第64页 |
·监管筹集资金投向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| 第64-65页 |
·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
数据附录 | 第72-94页 |
附表 1 | 第72-83页 |
附表 2 | 第8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