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8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| 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| ·民族地区 | 第19页 |
| ·政府执行力 | 第19-20页 |
| ·政府执行力的构成要素 | 第20-21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的特殊性 | 第21-22页 |
| ·相关理论及启示 | 第22-24页 |
| ·系统论 | 第22页 |
| ·集体行动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博弈论 | 第23-24页 |
| 第3章 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现状 | 第24-29页 |
| ·政府执行力民族地区所取得的成效 | 第24-25页 |
| ·充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权 | 第24页 |
| ·民族地区科教文卫的发展 | 第24-25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存在问题 | 第25-29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过程中的趋利避害现象严重 | 第25-26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 | 第26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过程中的失效行为凸显 | 第26-27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过程中的敷衍塞责 | 第27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过程中的手段与方法不当 | 第27-28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过程中的人治情结深厚 | 第28-29页 |
| 第4章 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9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过程中利益博弈的影响 | 第29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监控不力 | 第29-30页 |
| 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| ·落后的经济致使民族地区政府执行缺乏物质保障 | 第32页 |
| ·薄弱的物质基础无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| 第32-33页 |
| ·恶劣的发展环境造成本地区人才流失 | 第33页 |
| ·匮乏的师资力量导致教育水平低下 | 第33页 |
| ·相对封闭的民族地区信息流动缓慢 | 第33-36页 |
| ·邮电通信发展滞后 | 第33-34页 |
| ·联网普及率低 | 第34-36页 |
| ·民族地区政府执行主体素质不高 | 第36页 |
| ·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与文化环境 | 第36-39页 |
| ·政治环境 | 第36-37页 |
| ·文化环境 | 第37-39页 |
| 第5章 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提升的对策思考 | 第39-48页 |
| ·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| 第39-40页 |
| ·建立利益引导机制 | 第39页 |
| ·健全利益共享机制 | 第39页 |
| ·建立利益调节机制 | 第39-40页 |
| ·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| 第40页 |
| ·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执行力监督机制 | 第40-41页 |
| ·优化监督体系结构 | 第40页 |
| ·增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| 第40-41页 |
| ·健全法律程序 | 第41页 |
| ·大力培育民族地区政府的执行资源 | 第41-44页 |
| ·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| 第41-43页 |
| ·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信息化 | 第43-44页 |
| ·提高民族地区公务员素质 | 第44-45页 |
| ·改善民族地区的政治与文化环境 | 第45-48页 |
| ·改善民族地区政治环境 | 第45-46页 |
| ·改善民族地区文化环境 | 第46-48页 |
| 结论 | 第48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