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6页 |
| ·引言 | 第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 | 第13-14页 |
| ·石墨密封环的相关参数 | 第14页 |
| ·石墨的加工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3页 |
| ·石墨切削加工现状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| ·脆性材料精密切削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·有限元仿真在研究脆性材料加工的现状 | 第19-21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磨损机理 | 第21-23页 |
| ·本课题的来源 | 第23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| 第2章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微纳米力学性能的研究 | 第24-36页 |
| ·引言 | 第24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压痕试验 | 第24-27页 |
| ·纳米压痕系统及其特点 | 第24-25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纳米性能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纳米压痕的有限元仿真 | 第27-31页 |
| ·仿真模型的假设 | 第27-28页 |
| ·几何模型的建立及其网格划分 | 第28-29页 |
| ·材料的性质与几何特性 | 第29页 |
| ·接触问题与边界条件 | 第29-31页 |
| ·塑性拟合 | 第31页 |
| 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31-35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模拟过程中应力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3章 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切削脆塑性转变过程模拟 | 第36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36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晶体结构关系的研究 | 第36-40页 |
| ·晶体的简介 | 第36-37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的晶体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择优滑移 | 第40-43页 |
| ·晶体塑性变形 | 第40-41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精密切削过程中晶体学方位的关系 | 第41-43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精密切削切屑的形成 | 第43-44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精密切削脆塑性转变模拟研究 | 第44-51页 |
| ·晶体材料中位错的受力分析及应力场的描述 | 第44-45页 |
| ·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断裂准则的确定 | 第45-47页 |
| ·脆塑性转变的模拟过程 | 第47-49页 |
| ·模拟结果 | 第49-51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前角对脆塑性转变的影响及实验验证 | 第51-53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前角对脆塑性转变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刀具前角对切削质量的影响实验的研究 | 第52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4章 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各向同性热解石墨实验研究 | 第54-65页 |
| ·引言 | 第54页 |
| ·精密切削试验 | 第54-56页 |
| ·超精密复合加工机床 | 第54-55页 |
| ·试验规划 | 第55页 |
| ·检测设备 | 第55-56页 |
| ·切削力试验 | 第56-60页 |
| ·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·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| ·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| ·表面粗糙度试验 | 第60-64页 |
| ·切削深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| 第60-62页 |
| ·进给量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| 第62-63页 |
| ·切削速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| 第63-64页 |
| ·总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5章 金刚石精密切削各向同性热解石墨刀具磨损机理研究 | 第65-74页 |
| ·引言 | 第65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磨损机理的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试验方案的确定 | 第67-68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 | 第67-68页 |
| ·检测设备 | 第68页 |
| ·测试与分析方法 | 第68页 |
| ·金刚石刀具磨损形态及机理 | 第68-72页 |
| ·刀具磨损前期 | 第68-70页 |
| ·刀具磨损稳定期 | 第70-71页 |
| ·刀具破损期 | 第71-72页 |
| ·结论 | 第72-74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(含录用)的学术论文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