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“准补词”初探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绪论第7-13页
第一章 “准补词”的界定第13-20页
 第一节 “准补词”与程度副词第13-15页
  一、语法功能上的差别第13-14页
  二、意义上的差别第14-15页
 第二节 “准补词”与形容词第15-18页
  一、语法功能上的差别第15-17页
  二、意义上的差别第17-18页
 第三节 “准补词”与“唯补词”第18-20页
第二章 “准补词”的语法分析第20-39页
 第一节 句法分析第20-28页
  一、只能进入组合式述补结构中第20-21页
  二、后面一般不能加“了”第21-22页
  三、一般没有否定形式第22-24页
  四、一般没有差比形式第24-26页
  五、一般不能单说或单独针对“准补词”进行提问第26-27页
  六、“述语+得+准补词”的句法分布第27-28页
 第二节 语义分析第28-36页
  一、语义指向分析第28-29页
  二、语义色彩分析第29-33页
  三、语义特征分析第33-36页
 第三节 语用分析第36-39页
  一、语用焦点分析第36-37页
  二、语用省略分析第37-39页
第三章 “准补词”的类别第39-47页
 第一节 慌类(慌、邪行、邪乎、可怜、吓人、够瞧、够受、够呛、够劲)第39-44页
  一、“慌”分析第39-40页
  二、“邪乎”、“邪行”的分析第40-42页
  三、“可怜”、“吓人”的分析第42-43页
  四、“够瞧”、“够受”、“够呛”、“够劲”的分析第43-44页
 第二节 “要命”类(要命、可以、不行、要死、出奇)第44-45页
 第三节 “不得了”类(不得了、了不得)第45-47页
第四章 “准补词”形成的动因第47-56页
 第一节 “准补词”形成的语法化机制第47-50页
  一、语义相似性第47-48页
  二、句法环境第48-50页
 第二节 谓语结构的有界化对“准补词”形成的影响第50-52页
 第三节 构式语法对“准补词”形成的影响第52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表第60-65页
 表1 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准补词”的解释第60-61页
 表2 “准补词”前的述语调查表第61-65页
致谢第65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“印度三部曲”论V.S.奈保尔的印度书写
下一篇:汉语数字吉祥语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