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幻想交响曲》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价值探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一) 选题的缘由 | 第9页 |
(二) 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(一) 本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(二) 本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三、 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 | 第11-12页 |
(一) 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(二) 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注释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柏辽兹及其标题音乐的创作 | 第13-22页 |
一、 柏辽兹的生平及其主要贡献 | 第13-15页 |
(一) 童年时期 | 第13页 |
(二) 青年时期 | 第13-14页 |
(三) 中年时期 | 第14-15页 |
(四) 晚年时期 | 第15页 |
二、 标题音乐及柏辽兹标题音乐 | 第15-21页 |
(一) 标题音乐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(二) 标题音乐的个别情况澄清 | 第17-18页 |
(三) 柏辽兹之前的标题音乐 | 第18-20页 |
(四) 柏辽兹标题音乐 | 第20-21页 |
注释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柏辽兹《幻想交响曲》的艺术特征 | 第22-42页 |
一、 曲式结构及材料方面的价值分析 | 第22-36页 |
(一) 第一乐章 | 第22-27页 |
(二) 第二乐章 | 第27-29页 |
(三) 第三乐章 | 第29-31页 |
(四) 第四乐章 | 第31-33页 |
(五) 第五乐章 | 第33-34页 |
(六) 总结 | 第34-36页 |
二、 柏辽兹《幻想交响曲》配器方面的价值 | 第36-38页 |
(一) 第一乐章 | 第36页 |
(二) 第二乐章 | 第36-37页 |
(三) 第三乐章 | 第37页 |
(四) 第四乐章 | 第37页 |
(五) 第五乐章 | 第37-38页 |
三、 柏辽兹《幻想交响曲》文学性价值探究 | 第38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柏辽兹《幻想交响曲》的艺术价值 | 第42-45页 |
一、 柏辽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| 第42页 |
二、 柏辽兹音乐——《幻想交响曲》的美学价值 | 第42-43页 |
三、 柏辽兹《幻想交响曲》的地位及意义 | 第43-44页 |
注释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