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年金对职工的养老补充及激励作用--集通铁路(集团)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论文选题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 | 第11页 |
·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 | 第11-12页 |
·完备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 | 第12页 |
·论文选题的目的 | 第12页 |
·论文选题的意义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中国的企业年金 | 第15-24页 |
·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沿革 | 第15页 |
·中国企业年金的基本功能 | 第15-19页 |
·企业年金不同层面的功能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上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·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企业年金机制还不够完善 | 第19页 |
·缺乏进一步的税收优惠制度 | 第19页 |
·企业年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| 第19页 |
·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 | 第19页 |
·员工对企业年金计划认识不够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| 第20-24页 |
·企业年金在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集通公司企业年金的实施基本情况 | 第24-34页 |
·集通公司概况 | 第24-29页 |
·集通公司简介 | 第24页 |
·集通公司历史沿革 | 第24-25页 |
·集通公司营业里程 | 第25页 |
·资产规模 | 第25-26页 |
·集通公司组织机构 | 第26-27页 |
·集通公司的成员单位 | 第27-28页 |
·集通公司经营领域 | 第28页 |
·集通公司的路网规划 | 第28-29页 |
·集通公司基本养老保险 | 第29-30页 |
·参加自治区统筹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| 第29-30页 |
·集通公司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情况 | 第30页 |
·集团公司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计算方式 | 第30页 |
·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运行历史情况 | 第30-32页 |
·集通公司现行企业年金运行的基本情况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集通公司以激励为导向的企业年金制度完善 | 第34-57页 |
·集通公司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| 第34-42页 |
·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原则 | 第34-36页 |
·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目标 | 第36-37页 |
·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| 第37-42页 |
·集通公司的薪酬方式及基本标准的核定 | 第42-45页 |
·岗位工资 | 第42-43页 |
·技能工资 | 第43-44页 |
·工龄工资 | 第44页 |
·特种工资 | 第44页 |
·效益工资 | 第44-45页 |
·集通公司企业年金缴费方式的改进 | 第45-50页 |
·多层次的企业年金制的设计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集通公司企业年金历年缴费方式的改进 | 第49-50页 |
·对集通公司典型铁路工种人员缴费项目进行对比分析 | 第50-55页 |
·筛选职工的基本情况说明 | 第51-53页 |
·筛选职工不同情况的对比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集通的奖励性缴费 | 第55页 |
·集通公司职工参加企业年金限制性的激励缴费 | 第55-57页 |
·服务年限限制 | 第55页 |
·服务条件限制 | 第55页 |
·服务标准限制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集通公司企业年金的养老补充作用 | 第57-59页 |
·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退休后生活水平的指标 | 第57页 |
·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办法 | 第57页 |
·集通公司典型铁路工种企业年金的养老替代率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| 第59-61页 |
·合理确定缴费水平 | 第59页 |
·考虑“老人”、“中人”和“新人”的关系 | 第59页 |
·合理确定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