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黄金储备量适度规模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5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、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2.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3. 总体评价 | 第12-13页 |
(三)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3.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二、黄金储备的历史变迁与优劣势分析 | 第15-22页 |
(一) 黄金储备的历史变迁 | 第15-18页 |
1. 金本位制下黄金储备及历史地位 | 第15-16页 |
2.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储备及历史地位 | 第16-17页 |
3. 牙买加体系下黄金储备及历史地位 | 第17-18页 |
(二) 黄金储备的优劣势 | 第18-22页 |
1. 黄金储备的优势 | 第18-20页 |
2. 黄金储备的劣势 | 第20-22页 |
三、我国国际储备与黄金储备现状 | 第22-29页 |
(一) 我国国际储备现状 | 第23-25页 |
1.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现状 | 第24页 |
2.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(二) 我国黄金储备现状 | 第25-27页 |
(三) 黄金储备的国际比较 | 第27-29页 |
四、我国黄金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 | 第29-39页 |
(一) 模型背景介绍 | 第29-32页 |
1. 资产组合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 海勒——奈特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 杜利模型 | 第31-32页 |
(二)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收集 | 第32-36页 |
1. 基本模型 | 第32-34页 |
2. 贸易结构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 外债结构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(三)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| 第36-39页 |
五、我国增加黄金储备规模的意义和实现路径 | 第39-44页 |
(一) 我国增加黄金储备规模的意义 | 第39-41页 |
1. 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资产的汇率风险 | 第39页 |
2. 有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状况 | 第39-40页 |
3. 有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| 第40页 |
4. 有助于提高国家资信度 | 第40-41页 |
(二) 我国增加黄金储备规模的实现途径 | 第41-44页 |
1. 适时适度的购入黄金 | 第41页 |
2. 实行“藏金于民”政策 | 第41-42页 |
3. 完善黄金市场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