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政府责任实现的法制困境与出路
内容提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7页 |
导论 | 第17-31页 |
第一章 概念界定 | 第31-58页 |
第一节 责任 | 第31-47页 |
一、责任的语义分析 | 第31-41页 |
二、责任的分类 | 第41-47页 |
第二节 政府责任 | 第47-58页 |
一、政府责任的内涵 | 第47-50页 |
二、政府责任的特征 | 第50-54页 |
三、政府责任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| 第54-58页 |
第二章 政府责任实现的基本理论 | 第58-102页 |
第一节 政府责任实现的内涵 | 第58-78页 |
一、政府预期责任的良好践行 | 第59-63页 |
二、政府回溯责任的有效落实 | 第63-78页 |
第二节 政府责任实现的制度要件 | 第78-102页 |
一、政府责任关系的宪制保障 | 第79-85页 |
二、政府责任内容的依法明确 | 第85-95页 |
三、政府责任与公务员责任的对接 | 第95-102页 |
第三章 我国政府责任实现困境及原因分析 | 第102-141页 |
第一节 我国政府责任实现的现实困境 | 第102-115页 |
一、政府责任缺位 | 第102-110页 |
二、政府责任错位 | 第110-115页 |
第二节 政府责任实现困境成因的普适性解析 | 第115-122页 |
一、信任关系决定政府逃避责任成为可能 | 第115-118页 |
二、政府失灵导致政府责任实现不能 | 第118-120页 |
三、集体行动的困境造成政府责任实现水平较低 | 第120-122页 |
第三节 我国政府责任实现困境成因的“嵌入性”修正 | 第122-141页 |
一、政府外部法律制度建构不完善 | 第123-133页 |
二、政府内部组织建构不合理 | 第133-137页 |
三、社会大环境不利于政府责任的实现 | 第137-141页 |
第四章 域外政府责任法制的梳理与借鉴 | 第141-174页 |
第一节 外部监督关系的法制建构 | 第141-157页 |
一、权力机关的责任监督制度 | 第141-147页 |
二、司法机关的责任监督制度 | 第147-154页 |
三、公众监督与信息公开 | 第154-157页 |
第二节 政府责任配置与实现方式的调整 | 第157-167页 |
一、转变政府职能 | 第157-161页 |
二、地方分权与自治 | 第161-167页 |
第三节 政府责任自控机制与公务人员个人责任的落实 | 第167-174页 |
一、政府责任自控机制 | 第167-170页 |
二、政府公务人员的责任管理 | 第170-174页 |
第五章 我国政府责任实现的脱困之路 | 第174-205页 |
第一节 政府责任关系的法治修正 | 第174-185页 |
一、修正宪政制度理顺政府与人大间的责任关系 | 第174-181页 |
二、完善法律制度强化司法机关的责任监督 | 第181-185页 |
第二节 政府责任内容的法制革新 | 第185-194页 |
一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责任 | 第185-189页 |
二、改进公法制度明晰政府责任内容 | 第189-194页 |
第三节 政府与公务员责任的法治整合 | 第194-205页 |
一、回复宪法上的平等关系——法治整合的基础 | 第194-199页 |
二、构建立体式的法律控制机制——法治整合的手段 | 第199-205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205-224页 |
致谢 | 第224-22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226-227页 |
附件 | 第2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