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8-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·选择美、德、日为代表国的缘由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有关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有关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选题研究的视角、思路及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选题视角 | 第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·选题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2 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的历史演进 | 第14-21页 |
·企业培训的萌芽时期(二战前) | 第14-16页 |
·企业培训的成型时期(战后至 70 年代) | 第16-18页 |
·企业培训的繁荣时期(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) | 第18-21页 |
3 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的特征 | 第21-30页 |
·明确的培训目标 | 第21-23页 |
·多层次的培训对象 | 第23-24页 |
·实用的培训内容 | 第24-25页 |
·多样的培训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独特的培训文化 | 第26-27页 |
·充足的培训资金 | 第27-30页 |
4 企业培训特征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| 第30-38页 |
·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现状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新挑战 | 第30页 |
·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新机遇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新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发达国家企业培训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| 第32-38页 |
·高职教育目标要有针对性 | 第32-33页 |
·高职教育对象要多元化 | 第33-34页 |
·高职课程内容要实用化 | 第34-35页 |
·高职教学方法要灵活化 | 第35-36页 |
·高职文化建设要贯穿高职教育过程的始终 | 第36-37页 |
·高职教育要构建以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| 第37-38页 |
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