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多德—弗兰克法案》及对我国的启示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法案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 | 第15-23页 |
·法案的出台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法案出台的经济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法案出台的政治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法案的主要内容 | 第17-23页 |
·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 | 第17-18页 |
·设立消费者保护局 | 第18页 |
·终结金融机构“大而不倒”时代 | 第18-19页 |
·监督信用评级机构 | 第19-20页 |
·强化监管金融衍生品 | 第20-21页 |
·加大对美联储的授权和监管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对《多德——弗兰克法案》之评析 | 第23-30页 |
·法案的积极评价 | 第23-26页 |
·体现了对危机的深刻反思 | 第23-24页 |
·革新了金融监管理念 | 第24页 |
·改革了金融监管模式 | 第24-25页 |
·影响美国乃至全球金融行业格局 | 第25-26页 |
·法案的消极评价 | 第26-30页 |
·内容缺陷降低了法案的预期有效性 | 第26-27页 |
·影响银行业的盈利能力 | 第27-28页 |
·未解决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 | 第28页 |
·忽视了自律监管作用的发挥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及其评价 | 第30-37页 |
·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发展现状概览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特征 | 第32页 |
·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评价 | 第32-37页 |
·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取得的成绩 | 第32-33页 |
·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7页 |
第5章 法案对中国的启示 | 第37-49页 |
·法案的理论启示 | 第37-41页 |
·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思考 | 第37-38页 |
·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| 第38-40页 |
·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认识 | 第40-41页 |
·法案的现实启示 | 第41-49页 |
·健全系统性风险监控体系 | 第41-43页 |
·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 | 第43-46页 |
·强化监管信用评级行业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应对危机的宏观调控法案 | 第47-48页 |
·加强国际合作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