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挂车悬架对路面激励的振动响应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半挂车在经济发展中的前景 | 第11页 |
·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半挂车悬架系统的介绍 | 第17-29页 |
·半挂车悬架系统的简述 | 第17-19页 |
·悬架系统的功用 | 第17页 |
·半挂车悬架系统的分类 | 第17-19页 |
·板簧悬架系统的理论分析 | 第19-24页 |
·悬架系统的运动原理 | 第19-23页 |
·悬架系统的轴荷分配 | 第23-24页 |
·板簧的介绍 | 第24-27页 |
·板簧的结构特点 | 第24-25页 |
·板簧的材料工艺 | 第25-27页 |
·板簧的分析方法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板簧的刚度分析 | 第29-37页 |
·有限元分析概述 | 第29-30页 |
·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 | 第29页 |
·有限元法的分析步骤 | 第29-30页 |
·板簧三维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·建模的注意事项 | 第30页 |
·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·板簧有限元模型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板簧有限元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定义单元属性和材料属性 | 第32-33页 |
·划分网格 | 第33页 |
·定义接触对 | 第33-34页 |
·边界条件的设置 | 第34页 |
·应力分析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半挂车整车及路面的建模 | 第37-51页 |
·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·几何参数 | 第37页 |
·质量参数 | 第37-38页 |
·力学参数 | 第38页 |
·半挂车整车的建模 | 第38-47页 |
·建立悬架三维模型 | 第38-41页 |
·建立悬架动力学模型 | 第41-44页 |
·建立轮胎动力学模型 | 第44-46页 |
·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路面模型 | 第47-50页 |
·路面不平度函数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B级和D级路面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半挂车悬架系统的振动试验 | 第51-57页 |
·试验目的及方法 | 第51页 |
·试验要求及对象 | 第51-52页 |
·试验条件及器材 | 第52-53页 |
·B、D级路面的试验结果 | 第53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半挂车悬架系统的仿真分析 | 第57-67页 |
·振动分析简述 | 第57页 |
·B级路面的悬架系统振动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定义边界条件 | 第57-59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59-61页 |
·D级路面的悬架系统振动分析 | 第61-64页 |
·定义边界条件 | 第61-62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62-64页 |
·悬架系统振动特性的比较 | 第64-65页 |
·B级路面仿真与试验比较 | 第64页 |
·D级路面仿真与试验比较 | 第64-65页 |
·B级和D级路面的仿真比较 | 第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67页 |
·后期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附录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