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7-10页 |
·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7页 |
·本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| 第7-8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企业社会资本研究 | 第10-22页 |
·社会资本理论研究 | 第10-14页 |
·社会资本资源学说 | 第10-11页 |
·社会资本信任学说 | 第11页 |
·社会资本网络学说 | 第11-12页 |
·社会资本综合学说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理解 | 第13-14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已有评价方法研究 | 第16-20页 |
·网络层次分析模型(ANP) | 第16-17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三维度定量评价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折旧模型 | 第19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方法比较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企业社会资本两层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2-34页 |
·企业社会资本两层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| 第22-23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·企业宏观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4-28页 |
·信任度与社会资本 | 第24-25页 |
·各地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社会资本 | 第25-26页 |
·城市化与社会资本 | 第26页 |
·高教比例与社会资本 | 第26-27页 |
·三产比例与社会资本 | 第27-28页 |
·投资占总产值的比例与社会资本 | 第28页 |
·企业中观层面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8-34页 |
·企业内部社会资本评价指标 | 第28-32页 |
·企业外部社会资本评价指标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我国东部对口支援西部8省市企业社会资本状况的评价及差异研究 | 第34-59页 |
·企业宏观层面社会资本状况的评价 | 第34-44页 |
·信任度与社会资本 | 第34-36页 |
·各地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社会资本 | 第36-38页 |
·城市化与社会资本 | 第38-39页 |
·高教比例与社会资本 | 第39-40页 |
·三产比例与社会资本 | 第40-41页 |
·投资占总产值的比例与社会资本 | 第41-42页 |
·对企业宏观层面社会资本状况的总结 | 第42-44页 |
·对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状况的评价 | 第44-50页 |
·对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状况的评价 | 第45-49页 |
·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状况总结 | 第49-50页 |
·对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状况的评价 | 第50-55页 |
·对企业纵向联系的评价 | 第51-52页 |
·对企业横向联系的评价 | 第52-53页 |
·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状况总结 | 第53-55页 |
·我国东西部八省市企业总体社会资本差异状况总结及原因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我国东西部八省企业总体社会资本状况综合评价 | 第55-56页 |
·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56-59页 |
第五章 优化西部地区企业社会资本环境的对策研究 | 第59-64页 |
·提升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水平 | 第59-60页 |
·建立信任意识,增强西部地区企业社会资本水平 | 第60页 |
·提升西部地区人口素质,提升企业社会资本水平 | 第60-61页 |
·提高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 | 第61-62页 |
·提高各省市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附录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9-70页 |
详细摘要 | 第70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