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歌《绣荷包》的民俗与文化解读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绪论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荷包: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承载物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荷包的原始功能 | 第9-12页 |
一、橐囊盛物 | 第9-11页 |
二、避瘟防虫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荷包功能的衍化 | 第12-19页 |
一、装饰功能的衍生 | 第12-13页 |
二、社会伦理的识别 | 第13-16页 |
三、表情达意的媒介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《绣荷包》的产生与流传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古代女性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民歌《绣荷包》的产生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《绣荷包》的传唱 | 第22-27页 |
第三章 《绣荷包》的文本分析 | 第27-52页 |
第一节 抒情与叙述的结构 | 第27-40页 |
一、抒情类 | 第27-30页 |
二、叙述类 | 第30-40页 |
第二节 知识与道德的传承 | 第40-45页 |
一、知识的传承 | 第40-44页 |
二、道德的训诫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爱情与婚姻的咏叹 | 第45-52页 |
第四章 四川地区《绣荷包》的音乐特点 | 第52-63页 |
第一节 四川地区《绣荷包》调式的分布 | 第52-56页 |
第二节 各地区的音乐风格与艺术表现 | 第56-63页 |
结语 关于《绣荷包》生存状态的思考 | 第63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7页 |
学术专著 | 第67-69页 |
学术期刊 | 第69-72页 |
硕博士论文 | 第72页 |
非正式出版刊物 | 第72-74页 |
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民歌研究所采风资料 | 第74-77页 |
后记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