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2-2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22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发展概况 | 第12-17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建设发展概况 | 第17-22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22-2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24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课题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| 第27页 |
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7页 |
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、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8页 |
·课题的创新性 | 第28-29页 |
第2章 品牌及品牌形象相关理论 | 第29-43页 |
·品牌的诠释 | 第29-33页 |
·品牌的概念和内涵 | 第29-32页 |
·品牌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·品牌形象理论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品牌形象相关理论综述 | 第33-35页 |
·贝尔(A.L.Biel)品牌形象测量理论 | 第35-36页 |
·国内学者对品牌形象测量理论的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国内外品牌形象测评模型的比较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银行品牌形象理论 | 第40-43页 |
·银行品牌形象的界定 | 第40-41页 |
·银行品牌形象的特性 | 第41-43页 |
第3章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问卷设计 | 第43-52页 |
·建设银行成都分行概况 | 第43-45页 |
·品牌形象调研说明 | 第45-48页 |
·调研目的 | 第45-46页 |
·调研内容 | 第46页 |
·问卷抽样说明 | 第46-47页 |
·调研方法 | 第47页 |
·调研实地执行情况 | 第47页 |
·数据的收集 | 第47-48页 |
·分析工具与方法 | 第48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48-52页 |
·测度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本次研究的品牌形象测度模型 | 第49-52页 |
第4章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52-69页 |
·样本统计特征 | 第52-54页 |
·年龄分布 | 第52页 |
·性别分布 | 第52页 |
·教育程度分布 | 第52-53页 |
·职业类型分布 | 第53-54页 |
·月收入水平 | 第54页 |
·成都市银行品牌形象分析 | 第54-59页 |
·成都市银行品牌第一提及率 | 第54-56页 |
·成都市银行企业使用频率分析 | 第56页 |
·成都市消费者使用银行产品及服务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银行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原因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银行信息认知渠道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成都市银行品牌的综合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建设银行企业品牌形象识别 | 第63-65页 |
·用户分类特征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用户满意度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用户品牌忠诚度分析 | 第67-69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9-82页 |
·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现状及其原因 | 第69-71页 |
·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现状 | 第69页 |
·原因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建设银行品牌形象发展的新思路 | 第71-81页 |
·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定位 | 第71-73页 |
·加强品牌形象的传播推广 | 第73-76页 |
·金融品牌形象的持续创新 | 第76-78页 |
·注重品牌危机管理 | 第78-81页 |
·研究局限性 | 第81页 |
·未来的研究方向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86-87页 |
附录 | 第87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