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汽车驱动装置互联网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5页 |
| 1.1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7-9页 |
| 1.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| 1.1.2 系统组成 | 第8页 |
| 1.1.3 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驱动装置性能测试 | 第9-11页 |
| 1.2.1 传统电机性能测试方法 | 第9-10页 |
| 1.2.2 驱动装置性能测试的要求 | 第10-11页 |
| 1.3 远程监测概述 | 第11-15页 |
| 1.3.1 概念 | 第11页 |
| 1.3.2 组成及基本功能 | 第11页 |
| 1.3.3 远程监测基本信息共享技术 | 第11-13页 |
| 1.3.4 远程监测系统的特点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电动汽车驱动装置仿真测试系统 | 第15-37页 |
| 2.1 系统简介 | 第15-17页 |
| 2.1.1 系统概述 | 第15页 |
| 2.1.2 系统组成 | 第15-17页 |
| 2.2 数据采集 | 第17-23页 |
| 2.2.1 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2.2.2 A/D转换 | 第18-19页 |
| 2.2.3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| 第19-22页 |
| 2.2.4 扭矩和转速的测量 | 第22-23页 |
| 2.3 直流负载组成及应用 | 第23-26页 |
| 2.3.1 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| 第23-25页 |
| 2.3.2 直流负载的组成与应用 | 第25-26页 |
| 2.4 仿真建模及仿真运行 | 第26-30页 |
| 2.4.1 无刷直流电机运行特性 | 第26-27页 |
| 2.4.2 仿真建模 | 第27-30页 |
| 2.5 软件设计 | 第30-37页 |
| 2.5.1 开发环境 | 第30-31页 |
| 2.5.2 组件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| 第31-35页 |
| 2.5.3 界面设计与动态图形的实现 | 第35-37页 |
| 第三章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监测 | 第37-53页 |
| 3.1 C/S、B/S模型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3.2 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38-53页 |
| 3.2.1 系统结构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3.2.2 Web方式下远程监测的实现 | 第41-43页 |
| 3.2.3 串行通讯的实现 | 第43-47页 |
| 3.2.4 基于套接字的网络通讯 | 第47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| 论文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附A | 第58-59页 |
| 附B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