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

寄主植物诱导烟粉虱种群分化及其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7页
   ·害虫和寄主植物关系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植物防御机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害虫响应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协同进化第15-16页
   ·烟粉虱概况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分类、分布及危害第16页
     ·生物型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生物型与药剂敏感性第18-19页
   ·防治烟粉虱的药剂特性及机理第19-23页
     ·新烟碱类杀虫剂第19页
     ·氨基甲酸酯类第19页
     ·拟除虫菊酯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抗生素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第21页
     ·其它药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药剂使用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·芯片技术及二代测序技术简介第23-26页
     ·生物芯片介绍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两种二代测序技术简介第24-26页
   ·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6-27页
第二章 寄主植物长期诱导对 B 型烟粉虱种群药剂敏感性的影 响及其生化机制第27-3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·供试昆虫及饲养第27页
     ·供试杀虫剂和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28页
     ·生物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·羧酸酯酶活力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活力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·多功能氧化酶活力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·生物测定结果第30页
     ·羧酸酯酶活力测定结果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活力测定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多功能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34-36页
第三章 寄主植物多代诱导对 B 型烟粉虱种群营养代谢的影响 及其生化机制第36-4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寄主植物及培养条件第36页
     ·植物的化学营养试验第36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36页
     ·粉虱的培养条件及转接方案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烟粉虱的营养测定及酶活测定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植物的化学营养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多代烟粉虱的营养数据结果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多代烟粉虱的酶活数据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41-44页
第四章 烟粉虱转录组学研究第44-5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烟粉虱样品的收集及准备第44页
     ·RNA 的抽提, cDNA 库的构建以及454 测序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数据的前处理及拼接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·功能注释,聚类及pathway 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·潜在SSR 寻找第4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·测序和拼接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功能注释结果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功能分类和pathway 分析结果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关键基因挖掘第49-50页
     ·SSR 寻找结果第50-52页
     ·Metatranscriptome第52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52-53页
第五章 寄主植物长期诱导烟粉虱种群的表达谱研究第53-7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3-57页
     ·烟粉虱样品的收集及准备第53页
     ·RNA 的抽提, cDNA 库的构建以及solexa 测序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原始数据处理第54页
     ·数据拼接第54页
     ·功能注释第54页
     ·ORF 预测、SNP、SSR 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与454 数据的比较第55-57页
     ·差异表达分析第5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 ·前处理结果第57页
     ·拼接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注释结果统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·SNP 和SSR 寻找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blastn 结果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表达差异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62-78页
第六章 烟粉虱代谢解毒酶芯片设计第78-8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8页
     ·代谢解毒微阵列芯片的设计第7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8页
     ·芯片探针设计结果第78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78-80页
第七章 全文结论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97页
致谢第97-98页
作者简历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绿盲蝽(Apolygus lucorum)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和表面蛋白1抗原表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