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前言 | 第8-11页 |
1.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2. 研究的意义 | 第9页 |
3. 研究的方法 | 第9-11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1页 |
·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3-15页 |
第二部分 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·课题研究的科学学基础 | 第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教育学基础 | 第15-18页 |
·兴趣、动机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教学过程“最优化”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三部分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| 第18-31页 |
·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 | 第18-23页 |
·不同类型的实验不同的教学目标 | 第18-20页 |
·演示实验规范操作,启迪思维 | 第18-19页 |
·探究实验培养能力,体验化学魅力 | 第19-20页 |
·不同时期的实验不同的教学目标 | 第20-23页 |
·学期初利用实验做好化学入门教学 | 第20-21页 |
·学期中利用实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| 第21-22页 |
·复习阶段利用实验强化知识、“保鲜”课堂 | 第22-23页 |
·改善实验教学的环境 | 第23-25页 |
·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设备 | 第24页 |
·适当调整教学组织形式 | 第24-25页 |
·加强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| 第25页 |
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| 第25-27页 |
·教学方式的含义和类型 | 第25-26页 |
·教学方式的选择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教学要为三维目标服务 | 第26页 |
·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| 第26-27页 |
·开展多元的教学评价 | 第27-31页 |
·评价的针对性 | 第27-28页 |
·评价的激励性 | 第28-29页 |
·评价的互动性 | 第29-31页 |
第四部分 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教学实践研究 | 第31-42页 |
·研究的对象和过程 | 第31页 |
·教学案例分析 | 第31-38页 |
案例1——“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” | 第31-34页 |
案例2——“物质的溶解” | 第34-38页 |
·教学实践效果的分析 | 第38-42页 |
第五部分 结论和反思 | 第42-44页 |
·研究的结论 | 第42页 |
·研究的困惑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9页 |
附录一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兴趣、态度及思维调查问卷 | 第46-47页 |
附录二 2010 年化学实验操作考查样卷 | 第47-49页 |
学习期间发表或获奖的论文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