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赴日劳工权益保护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中国对日劳务输出概况 | 第11-19页 |
(一) 日本吸引中国劳工的政策环境 | 第11-12页 |
(二) 中国对日劳务输出的掣肘 | 第12-13页 |
1. 中国对日劳务输出总量偏低 | 第12-13页 |
2. 非法劳务现象比较严重 | 第13页 |
(三) 中国对日劳务输出的优势 | 第13-15页 |
1. 地理位置接近 | 第13-14页 |
2. 文化传统接近 | 第14页 |
3. 法律传统接近 | 第14-15页 |
(四) 中国对日劳务输出的作用 | 第15-19页 |
1. 创造就业机会,缓解就业压力 | 第15-16页 |
2. 增加劳动者收入 | 第16-17页 |
3. 提高劳动者素质,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| 第17页 |
4. 可以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| 第17-18页 |
5. 弥补日本劳动力不足,实现优势互补 | 第18-19页 |
6. 降低日本企业用工成本 | 第19页 |
二、中国对日劳务输出的模式 | 第19-26页 |
(一) 对日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式 | 第20-21页 |
1. 企业接收型和团体接收型 | 第20页 |
2. 单纯研修型与技能实习生 | 第20-21页 |
(二) 研修生制度的变化 | 第21-24页 |
1. 赴日前期准备需求的变化 | 第21-22页 |
2. 赴日劳工待遇薪酬的变化 | 第22页 |
3. 新的研修生制度的作用 | 第22-24页 |
(三) 劳务合同 | 第24-26页 |
1. 劳务合同种类 | 第24页 |
2. 劳务合同的内容 | 第24-25页 |
3. 劳务合同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三、中国赴日劳工权益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 | 第26-30页 |
(一) 日本企业及管理方面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1. 工作超时,工作量繁重 | 第26-27页 |
2. 克扣工资 | 第27页 |
3. 缺乏对人身安全的有效保障 | 第27-28页 |
(二) 中国劳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1. 劳工方面 | 第28-29页 |
2. 中国劳务派遣企业方面 | 第29页 |
3. 中国法律制度方面 | 第29-30页 |
四、中国赴日劳工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 | 第30-39页 |
(一) 明确劳工权益保护各方责任 | 第30-34页 |
1. 规定派遣机构的责任 | 第30-31页 |
2. 规定用工单位的责任 | 第31页 |
3. 明确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的责任分配 | 第31-34页 |
(二) 利用各方力量维护赴日劳工权益 | 第34-37页 |
1. 日本企业工会 | 第34-36页 |
2. 外交途径 | 第36页 |
3. 驻日使馆 | 第36-37页 |
4. 个人维权 | 第37页 |
(三) 完善中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| 第37-39页 |
1. 制定劳务输出的法律法规 | 第37-38页 |
2. 修改劳动合同法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