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目录 | 第1页 |
图目录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第二章 理论模型 | 第13-19页 |
第三章 实证研究 | 第19-41页 |
第一节 样本选取 | 第19-22页 |
一、以高成长性、高风险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 | 第19-20页 |
二、发行机制 | 第20-21页 |
三、监管机制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定义变量及选取代理变量 | 第22-32页 |
一、以"超募"比率衡量IPO价格的准确性 | 第22-27页 |
二、"噪声"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 | 第27-29页 |
三、"公有信息"的代理变量 | 第29-30页 |
四、控制变量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检验假设成立的条件 | 第32-35页 |
一、承销收入与发行价格正相关 | 第33页 |
二、承销商声誉风险 | 第33-35页 |
三、投资者"异质性" | 第35页 |
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 | 第35-38页 |
一、"噪声"投资者情绪与"超募"比率负相关 | 第36-37页 |
二、"可比公司价值"与"超募"比率负相关 | 第37页 |
三、"噪声"投资者情绪、"可比公司价值"与"超募"比率负相关 | 第37-38页 |
第五节 实证检验结果对创业板"超募"现象的解释 | 第38-41页 |
一、创业板IPO价格偏高 | 第38-40页 |
二、创业板IPO价格偏高的解释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后记 | 第44-45页 |